晴時多雲

/還沒解嚴的家父長心態

◎ 高偉勝

教育部發函各校「關切」學生參與公共事務,這般作為姑且假設是好意,那麼應該以更為具體的行動表達,如果部長能親臨現場,並對學生的作為表達關心,這才不至於令學生們產生誤解,更不會滋生這一連串紛擾。

回到立院,發言的學生代表是法律上具備完全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必須對自己的發言負起完全責任,這些我們比誰都清楚。但讓我們痛心的是,這個社會充滿著「上對下」的家父長心態,可見威權的遺毒並未隨著解嚴而消逝,令人難過。

這是自由而多元的社會,媒體用什麼樣的角度與思維詮釋學生立場,筆者並不反對,但真正令人所痛心的,莫過於這種面對學生的心態!請不要再用「年輕人不懂事」的心態看待我們。也期待社會能夠更加瞭解我們之所以氣憤,之所以勇於站出來的原因。

(作者就讀於東吳大學政治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