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鼓勵國片?鼓勵中國片?

◎ 蕭嘉弘

第四十九屆金馬獎在爭議中落幕,台片獲獎少,電影人有骨氣,說這樣並不難看,再接再厲就好,但金馬獎從原本鼓勵台灣電影發展,漸漸偷渡成「華語奧斯卡獎」的功能,這樣下去,未來幾年就等著看崛起的中國電影每年順便來台拿獎項,名利雙收。

侯導說得不得獎,主要取決於評審的品味,言談中,也聽不出金馬獎在華人世界中該有的公正性;鈕承澤導演則說,台灣人不須為了得獎去拍電影,那這樣獲獎的激勵和肯定既非重要,台灣電影圈也就無獲獎肯定的目標,金馬獎存不存在,不也無所謂?

愛爾蘭會自己致力辦好「英語奧斯卡獎」,每年等著頒獎給英美大國,自己拿些「保障獎」嗎?非洲說法語的國家,會想辦好「法語奧斯卡獎」,扮演燈塔角色,建立起法語電影的標竿嗎?台灣電影市場小,資金和演員都不足,面對外在龐大的華語電影勢力和威脅,金馬獎的下一步和新定位,需要台灣的文化部,好好地再想一想!(作者為導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