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政治人物的危機處理

■周志誠

三國演義中有兩位亂世梟雄:劉備與曹操。其危機處理方式可為現今政治人物的借鏡。演義中寬厚仁德的劉備攜民渡江,見百姓流離失所,劉備在船上望見,大哭說:「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難,吾何生哉!」話畢,欲投江而死。反觀老驥伏櫪的曹操,在火燒赤壁之後竄逃於華容道,每每脫困的曹操在馬上揚鞭大笑曰:「人皆言周瑜、諸葛亮足智多謀,以吾觀之,到底是無能之輩。」面對危難,此二種迥然不同的處理方式,皆有其高明之處與領袖魅力。

當今政治人物處理危機亦可分為兩種。第一種是遭遇到危機以哭功或是跪功,爭取時間和同情,在台灣人同情弱者的心態下,可說是無往不利。此類政治人物著重於如何化解自身危機,所以在決策方面則多方考量法、理、情,以事緩則圓的態度來面對,不願意得罪任何人。這類團隊的行事作為就像花園中的小草坪,風雨來兩頭倒,順勢而為不逆勢。風雨過後小草依然綠意盎然,但永遠長不大。

而另一類是以積極的處理態度去化解危機,在強者的思考邏輯中,決策焦點必須聚焦於解決方案而不是問題本身。快刀斬亂麻之速的設立停損時機,雷霆萬鈞之勢建立懲處標準。明確地告知社會大眾永續經營的方案,並避免爾後再發生類似的問題。強者團隊的行事作為就像高聳挺拔的竹林,風暴之後留下來的是由血、淚與汗所淬煉出的強者。

弱勢團隊就好像是螞蟻,當風暴來襲便各自逃竄,以模糊焦點與相互掩護的方式,延續其政治生命。強勢團隊好比是一群凶猛的虎頭蜂,當遭遇到敵人時群起而攻,每個人都勇於擔當責任,縱使團隊中有人會因此喪失政治生命,卻為人民與後繼者留下楷模典範。雖然兩種不同的危機處理型態都可以渡過一場場無情的政治暴風雨,但台灣社會中,我們需要血淚汗般的強者,才能突破目前嚴苛困境。(作者周志誠╱中興大學化工系博士班學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