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紀錄片 看見金馬獎的落伍

◎ 鄭宇捷

說說第四十九屆金馬獎的紀錄片獎項。

入圍的四個片子,由《千錘百煉》奪獎,製作資金高達九十三萬美元,是四片之中,以中資為主的跨國商業作品。至於《牽阮的手》、《時間之旅》、《麵包情人》沒有得獎,我認為不是「傾不傾中」的問題,而是顯示了台灣一級影展開始盲目崇尚一種「國際」、「先進」的品味,鼓勵那些用充分資金去對「攝影」、「剪接」、「收音」等技術面品質做出嚴格要求的商業紀錄片。然而,這種「品味」對事件嶄新的觀點、電影美學的嘗試、紀錄片的行動和本質,卻相對顯得目盲。

這類大資金的商業紀錄片, 幾乎都有相似的面貌,可以說是一種紀錄片中的類型片:夢想希望、全球化底下的中國、中國社會中的奇觀。

「中國」經濟崛起,使得全世界都必須和它發生關連,也必須瞭解它。「夢想希望」就更不用說,雅俗共賞。這類紀錄片就成為最容易入手的商品選項。

台灣的紀錄片在兩岸三地最重要,同時也最領先的思維價值,是一些獨立影人所創造出來的:推動社會進步且和社會運動攜手並肩前進的影音工具、重新洗刷歷史詮釋權的勇氣、對影像美學方法的嶄新嘗試…,這些是台灣進步且多元的社會資產。我們不會因為拍了甚麼片不能回國,更不可能整個影展在開幕時被政府當局斷電。台灣的時局已經不是這種氛圍了!

而在紀錄片界漸漸能用這麼誠實、無懼的力量來參與社會的時候,堪稱台灣電影「領頭」的金馬獎,卻還停留在落伍的以「文化創意『產業』」的思維下去思考、評斷紀錄片的價值,一連四年只鼓勵商業紀錄片的發展,或許忽略了那些獨立的紀錄片創作者對台灣的貢獻了!

(作者為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學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