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馬一中先生

■ 黃德源

馬英九擔任國民黨黨主席以來,多次接受國內外媒體專訪。表面上看來,馬英九似乎在某些論述上表現得更有彈性、更具包容性,甚至有些媒體認為,馬英九終究還是得向「台灣主流意識」妥協。事實上,馬英九的核心理念從未改變過,特別是他對台灣「現狀」(status quo)的看法。

今年二月,馬英九曾針對「現狀」與「獨立」的不同發表看法。他表示,「獨立是將台灣主權限制在台澎金馬,而維持現狀則是保持台灣自一九四九年以來的狀態。」簡單說,前者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互不隸屬,而後者是屬於內戰尚未終結的同一主權國家狀態。順此邏輯,馬英九認為,現在的台灣只是「暫時」不能與大陸統一,而非永遠不統。因此,先前曾引發各界軒然大波的「終極統一論」,實有其認知基礎。然而,馬英九這樣的認知圖像卻有可能在許多地方發生問題。

首先,將兩岸現狀視為是自一九四九年以來的「內戰持續狀態」,除了與一般人民普遍的認知不符外,國際社會亦不能容許這樣的定義。一九九一年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所標誌的不止是內戰狀態的終結,更是進一步務實地看待兩岸關係。相反的,馬英九卻將「現狀」凝固在一九四九年當時的時空環境,此無疑是將台灣推向戰爭狀態。

第二,馬英九習慣以「多數台灣人選擇『維持現狀』」來為自己的主張背書。事實上,不論從哪種立場的民調來看,「維持現狀」的內容較為貼近「維持民主獨立的體制」,而非馬英九所言的「內戰持續」。

第三,馬英九在美國表示,「沒有一個國家會宣佈獨立兩次」。顯然的,這也是一句模糊焦點的假議題。因為他的國家認同是包括大陸地區的「未來中國」,這也是他一再表示,如果他承認主權僅及於「台、澎、金、馬」,那就是承認台灣獨立而非維持現狀。但這也正是他矛盾的地方,以致在接受BBC專訪時左支右絀,狀況連連。

或許對馬英九來說「民族情感」是重要的,但其兩岸主張的不務實卻可能會引發災難。如何正確無誤地理解「現狀」,以及全方位地看待中國(包括軍事擴張),應是馬英九日後的首要功課。

(作者為政大博士班研究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