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原住民高中?

◎ 彭智涵

看到一則由原住民族電視台發布的新聞,新聞標題為「桃園首(座)原住民高中一○四年正式招生」,看完後,腦中浮現一些問題。

第一點就是台灣出現少子化問題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再加上原住民人口本來就不多,當各縣市高中普遍面臨招生不足的情況,現在還要再設立學校,而且招生對象只限原住民學生,到時候會不會也因為招生不足而面臨廢校問題呢?

第二點就是特地在都市中設立原住民高中,感覺就像是被分化、被特別標記的一群人,為什麼原住民的文化及民族精神,只能透過原住民傳承下去呢?在各高中多設立一些有關原住民活動及選修課程,讓更多人了解原住民的文化,不是更好嗎?

我本身是原住民,在我之前所待的花蓮女中,學校就有特別為我們舉辦原住民文化週,一系列的活動內容,包括原住民服裝伸展台、傳統原住民小吃介紹及製作,以及一些原住民文化事業工作者的訪談。透過這些活動,不僅是我們原住民學生,全校師生都能了解我們的文化,並且對我們表示尊重。所以,我覺得不應該只是花大錢去設立原住民高中。

(作者為國立高雄大學東亞語文學系學生,太魯閣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