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公民不只道德

■ 洪泉湖

連日來有關高中「公民與社會」一科是否列入指考吵得沸沸揚揚,但其中有若干資訊與事實並不相符,所以相關論斷恐亦有誤,值得加以澄清。

一、「公民」科絕非某些高中校長或家長們所說的「教條」科目。社會大眾或許會問,那「公民」科到底教哪些內容?「公民」科在社會、文化部分,主要講述社會結構、社會變遷、社會問題的因應,以及文化與多元文化等議題;在法律部分,主要分析現代社會的道德觀、憲法、民法、刑法、少年生活與法律、認識法院,以及權利救濟途徑等;在政治方面,包括民主政府體制、民主政治文化(公民文化、自由與人權、選舉與政黨、兩岸關係和國際社會等;至於在經濟部分,則有經濟制度、經濟倫理、對外貿易、個人理財、環境生態保護,以及區域合作等議題。大家可以想想,這樣的內容,究竟是實用的知識呢?還是道德的教條?

二、教育部規劃從九十五學年度起,實施新的暫行課綱(九十八學年度再實施正式課綱),將「公民」改為「公民與社會」,內容仍然包括前述社會文化、法律、政治和經濟四大部分,但學科知識的難度則更深。例如社會文化部分有性別平等、婚姻與家庭、公共性等議題;法律部分有法律與社會規範、行政法、智慧財產權、刑法與人權保障、訴訟程序等議題;政治部分有國家統治的正當性、民主政治基本原則、法治原則與依法行政等;經濟部分甚至要談經濟學基本概念、市場經濟制度、總體經濟指標、貨幣銀行與財政政策、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等。因此,現任「公民」科教師大多數恐需參加研習甚至進修,才能勝任新課。

三、據筆者所知,「公民與社會」的教科書,自去年暑假起各家出版社均已開始編撰,其中第一冊大多已於去年底、今年初送審,目前已快要通過審查。第二冊也均在開編之中,當不致發生「教科書從缺」的問題。至於「公民與社會」科師資,目前教育部已委託台灣師大、彰化師大等,結合若干知名高中,共同辦理公民科教師之進修,所以也沒有「師資從缺」的問題。

四、以往因大學聯考不考「公民」,使得公民知識完全不受重視,「公民」科也多淪為配課科目,甚至有些學校根本不上此課!今天社會亂象頻仍、藍綠對立,凡事只問立場、不問是非,只求私利、不顧公益,恐怕與此有莫大之關係!

五、教育部杜部長重視「公民與社會」,並主張將此科列入考科;杜部長是學歷史的人,卻能了解到政治、法律、經濟、社會等學科知識對現代公民的重要性,這種寬闊的視野,令人欽佩!(作者為台灣師範大學公領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