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母語沉浸式教學 屏東再創典範

◎ 張學謙

屏東縣政府首創客語沉浸式教學,最近又開展原住民族語沉浸式教學,無疑是為瀕危的族語注入強心劑,提供語言復振的新典範。

沉浸式教育是強勢的雙語教育,目的在於保存、發展學生雙語與雙文化能力。沉浸式教學把母語當做教學語言,使用母語進行學科教育。不過,沉浸式教學並非獨尊母語,而是承認母語對兒童在教育、認同、社會等發展層面的優先性,以母語做為主要的教學語言,進行雙語教學。

國際文獻對於浸淫式教育讚譽有加,理由是語言學習要有足夠的接觸時間,才能達到流利的程度。學者估計,小孩需要六百至七百小時的接觸時間,才能將母語說得流利;在學校上課的時候,每天至少要有六小時的母語時間。也因為弱勢族群通常缺乏語言的世代傳承,無法從家庭得到足夠的族語接觸,因此,母語浸淫教育通常從年幼的兒童開始。

幼兒母語沉浸式教育還有許多優點,比如說,提供社區的幼兒照顧,課程較為自由,融入更多社區文化等。當然,除了需要政府經費挹注外,在幼兒園課程、師資培訓、教材編輯等方面,也需要與學校及社區人士協力合作,共同實踐各族語的幼兒沉浸式教育。

(作者為台東大學華語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