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當麥當勞失去小孩嬉鬧聲

◎ 李翼文

我國目前人口結構雖仍處於人口紅利時期,但生育率已連續三年下滑,二○一○年的總生育率甚至僅有○.九人。少子化現象將造成人口老化、勞動人口減少、從業人員扶養及社福負擔加重等問題。

依據行政院經建會的報告,我國到了二○二二年出生率與死亡率曲線將出現交叉點,至此之後,死亡率將高於出生率,人口從自然增加轉為自然減少,人口結構將逐漸老化,人口總數也將逐漸減少。二○一一年人口金字塔為中間大、兩頭小之燈籠型,代表勞動力供給充沛;二○六○年人口數減少,且金字塔將轉變為倒金鐘型態,社會負擔相對較重。四十七年後,台灣勞動人口(十五至六十四歲)只剩一半,預計將於二○一八及二○二五年分別邁入高齡化社會及超高齡社會。一九八三年與二○六○年總人口數雖相近,但年齡結構差異極大。

人口結構的變化,對一個國家而言其影響是全面性的,教育、經濟、醫療、社會福利等,都會受到波及。以經濟問題來說,人口結構的變化與國家經濟活動及消費力有直接的關聯。年輕人口逐漸減少,老年人口逐漸上升,我們可預見未來的台灣,麥當勞將變成沒有小孩的嬉鬧聲,而剩下老人的交談聲;婦產科等不到產婦掛號,婦幼醫院將轉型為老人醫學中心;處處可見關門荒廢的學校,滿街的流浪教師等待就業。就業環境面臨巨變,職場的轉換必將耗費相當多的社會成本。

平衡的人口結構是產業發展的基本元素,出生率降低,人口老化,總人口數減少,將造成國內消費人口的減少,內需市場自然疲弱不振。沒有足夠的消費人口支撐內需市場,企業無法藉由內需市場獲得養分,必然無法負荷外銷市場的競爭壓力。健全內需市場,才有外銷市場發展的立基。

人口問題就像是溫水煮青蛙,問題並非立即浮現,但當問題浮出頭時,通常已是事態嚴重,現在既然已知有人口結構變化的現象發生,政府除了處理目前已看到的證所稅是否停徵、勞保破產的問題外,更須加緊腳步提出完善的人口政策,避免更多的問題產生。(作者為雄獅鉛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