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從014到加分百分之十

◎ 吳海瑞

一家正常的民營企業,如果它的廢料每年有幾十億的商機,不可能長年視為「公關事務」來處理;一家上軌道的大型私人企業,不可能在招募員工時,「現任或退休員工子女參加招考,筆試成績可以優惠加百分之十」。

這兩家公司是同一家,叫中鋼。

看似互不關聯的兩個怪現象,來自同一個溫床---「公營為體,民營為用」(直接的說法是「假民營,真國營」)。它逃避了國會監督,卻又不能像真正的民營企業,追求合理化(如用人)、效率化、公司利益的極大化(如爐渣廢料的處理)。

兩案都和特權或特定人士的利益有關,林益世案藏匿在黑暗角落,「加分案」一直是明目張膽的「取求」,只是目前一職難求下,被考生攤在陽光下檢驗。

考生批評此舉是「開後門的靠爸族」。經濟部次長呼籲各界,不要用情緒性字眼來解讀。公司內部問題,國營會會進行「連絡」;公司治理問題,會「鼓勵」中鋼自行處理。而中鋼表示,「為了凝聚員工向心力,(加分辦法)短期不會改變」。不「公」不「民」的醜態,在主管單位積極呵護又無心管理、中鋼強詞奪理下(向心力是可以遺傳的),暴露無遺。

國民黨定調林益世案為用人不當、個案,在野黨則聚焦在一干共犯、司法公平。假民營的根本問題被朝野有意或無意的忽略。如今,沒有政治味的加分案,或許能喚醒大家對問題源頭的注意。

(作者為企業經理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