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媒體寵物與奴隸

■ 郭峰淵

身為嘉義子弟,總是以嘉義市為反抗國民黨殖民的民主聖地為榮。現在看到市長及立委補選結果不免難過,但更難過的是,這種結果是可預期的。

國民黨殖民台灣的典型政策是剷除地方歷史記憶,興建新式建築,向台灣人民宣稱這是進步。不幸的是,這正也是前嘉義市長的作為,拆毀歷史建築蓋成新大樓,在地的文化團體反對,所得到的反應卻是傲慢與冷漠。她市長落選後,卻又再被提名補選立委,讓嘉義市民看不到希望。

民進黨提名的邏輯是什麼?國民黨殖民時期,提名講究血統的純潔度及對獨裁者的忠誠度,之後才是學識與能力;這可從已出頭的第二代國民黨員如馬英九、周錫瑋等看到。但今天的民進黨呢?厝腳站久,是我的地盤了?這樣的提名能否為台灣帶來希望?這樣的提名是否會在高雄市重演?

國民黨殖民時代,台灣人總被形容是一個比中國人卑微的族群;近年來民進黨的政治人物,似乎也反映了這種情結,在他們獲得權力的時候,就開始擔心,自己是不是會成為國民黨殖民書寫下的那個卑微的台灣人,於是變得既自卑又自大,必須靠高聳的新大樓以「豐功偉業」或高科技來標榜自己。事實上,這個困擾在二○○四立委選舉時已經呈現︰候選人絕口不提台灣過去的殖民創傷,也不提台灣獨立後的未來願景。好像他們害怕,害怕成為媒體殖民書寫下的「悲情」或「沒有理性」的台灣人。甚至最近在陳總統提出廢統主張之後,就立刻有民進黨政客迫不及待的附和這些展開攻擊的媒體。這些政客,想當媒體寵物,但卻成為殖民媒體的奴隸。

這就是當今台灣政治的困境。可喜的是,此困境在陳總統終統及行政院長蘇貞昌不看報施政之後,已有所突破。加油吧,民進黨!當今台灣的希望,在於你們能否勇敢的對抗、瓦解殖民體制,並將台灣人民主體性放置於每個政策細節之中,以重塑健康的台灣社會心靈。

(作者為中山大學資管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