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輸家懲罰贏家

健保補充保費拍板定案,爭議甚多的股利所得確定課徵,一將功成萬骨枯,何況是帝王想要創建歷史定位,或許埋葬百萬枯骨亦不足惜。而股民正是馬英九搭建歷史定位金字塔之下埋骨的奴工。

股民會成為馬氏改革的首要目標,癥結在於主政者的心態。馬固然愛財,否則不會一毛不拔,一個月存款可以超過月薪,卻愛標榜道德的潔癖,唯一累積財富的方法就是儲蓄,把金錢放到銀行裡。因此,任何賺取利息之外的理財行為,尤其是投資股票,乃是投機貪婪的行為,必須以租稅手段懲罰,才符合公平正義。

現代社會的繁榮,很大部分是建基在財貨的流通,而強勁的消費支出,可以帶動投資,創造就業,提高收入。馬英九存款近八千萬元,個性節約,捨不得花錢﹙當然不包括公家一年四千萬的國務機要費﹚,鞋子、游泳褲、衣服一補再補,棉被一蓋三十多年,我們曾舉例,如果全民都像他一樣,阿瘦皮鞋至今仍在街角修補皮鞋,其成功的故事不會發生。

反觀股市投資人不論賺賠,每年平均都繳了一千億元證交稅,若是賺到錢,花起錢更是不眨眼,常有炫耀式消費,促進了景氣的熱絡與繁榮。因此,持平而論,絕大多數投資人對於台灣經濟的貢獻大於馬英九。反諷的是,馬英九不但貢獻度低於一般投資人,執政能力更是奇差無比,造成台灣經濟大倒退,但是他卻擁有絕對權力懲罰貢獻度較大者。這才是台灣進步的最大障礙。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