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開放農產市場 總統證詞不當

◎ 杜宇

馬總統日前接見模範水利小組長代表時,再度強調要提升農業競爭力,需要適度開放;並以當初外界憂心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會導致台灣農業崩盤,但是結果不但沒有萎縮,反而更加興旺為例,為未來開放農產市場埋下伏筆。

總統顯然忽略了當前農村高齡化、耕地規模小、生產效能低落、產銷嚴重失衡、天然災害頻傳、優良農地流失等諸多問題,農業應該以「強身固本」為先,再來談開放市場。

當初在面對WTO入關談判耗費相當長的時間,政府得以就農業各部門深入探討,提出完整的應變對策(包括獎勵休耕、產業結構進行調整、推動農民福利措施等),並於事前(民國七十八年)即設立「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基金」,用以實施先期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措施及救助來降低入關後的衝擊。政府的積極作為,相當程度降低農民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恐慌,穩定了農民生計和農業生產意願;加上二○○二年杜哈回合談判展開以來,談判進程一再落後(如二○○三年坎昆部長會議受到農業議題影響,談判破裂),降低原先預期WTO可能帶來的衝擊。

惟各國為了降低杜哈回合談判失敗的衝擊,勢將加速推動雙邊與區域貿易協定如自由貿易協定(FTA),也給外交處境艱困的台灣帶來更大的壓力。未來無論是與各國洽簽FTA或加入TPP,台灣農業面臨的衝擊絕不亞於WTO。問題是,我們是否已經準備好因應對策?特別是台灣要如何在貿易開放的現實下,鞏固生存和發展空間,甚至反守為攻行銷全球?這恐怕才是馬政府必須優先思考---先讓台灣農業能夠生存、茁壯,再談開放市場;千萬別本末倒置!(作者為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