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灣經濟發展建言--健全農工商經濟體制

■陳希煌

目前國際經濟情勢存在著兩大變數,由於原油價格居高不下以及利率走勢逆轉上升,這兩大短期變數加上世界工業生產重心往亞洲移動,可預見的世界經濟正處於變局之中。台灣本身市場狹窄,產業發展需要仰賴國際市場,對於國際經濟變局不能視而不見,否則必然會被國際經濟社會所淘汰。

再者,在國際經濟變局中,台灣經濟也出現諸多問題,導致台灣經濟表象雖尚有成長,但台灣人民卻有越來越窮的感受。檢討當前台灣經濟問題,下列幾點值得我們注意:第一、產業外移造成人才、技術與資金的外流,形成台灣產業技術與管理技術停滯不前,進而陷入沒技術、沒人才,種下台灣經濟走下坡的長期趨勢,且企業大量往大陸流失,台灣經濟主體性將因而喪失;第二、在中國打壓之下,不管是東南亞國協Asean+1(中國)或是Asean+3(中國、日本、韓國),在亞洲經濟體系內台灣經濟有可能被邊緣化的結果得不到關稅互惠,產品外銷將失去價格競爭優勢;第三、當前政經亂象,導致法制未守,社會風氣敗壞,打擊外資與民營資本的投資信心,影響經濟發展。

解決台灣經濟,個人提供幾點供參考。第一、產業應重視科技創新與建立品牌,以創新品牌將「買方」主導的產品轉換成「賣方」主導的產品,掌握價格主導權以克服缺乏關稅互惠的市場劣勢,同時以高科技與創新提升競爭力走進國際社會,避免被邊緣化;第二、多設立工業園區,加強科技教育,培養科技人員與技工,振興國家科技產業發展,以掌握國際競爭力;第三、傳統產業關係到國民就業與社會安定,對於有市場潛力的傳統產業,必須予以政策性協助,並鼓勵組織產業策略聯盟,以提升經濟規模效率與技術效率,進而提升競爭力。不具市場優勢的傳統產業,則輔導其轉業;第四、台灣是一淺盤經濟,幅員無法創造經濟韌性,必須建立農、工、商堅強經濟體系,建立縱深發揮經濟韌性,奠定經濟不敗的基礎;第五、建立以「價格」為核心的農業經濟發展策略,維護農民合理收益,安定民生經濟,促進農村建設;第六、最後當然是朝野共體時艱,團結安定政經情勢,建立吸收外資的優良環境,相信台灣有很大的潛能可以往前邁進。(作者為雜糧基金會董事長)


小啟:「台灣經濟發展建言」乃群策會舉辦之「全民經濟發展會議」及地方座談發表之各界學者、企業界人士的建言,有意參加該會座談者請上群策會網站(網址︰www.advocates.org.tw)下載報名及建言表,或電群策會(02-28084777#515)索取。群策會所舉辦的「全民經濟發展會議」將於三月十八、十九日於台北圓山飯店舉行,並於三月十一日、十二日於雲林縣、高雄市舉行地方座談。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