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殖民書寫

■ 郭峰淵

宋國誠教授在其所著「後殖民論述」中指出,殖民書寫的特徵是透過「修辭」、「想像」來「編織」殖民地與其人民,受殖者也因此被作家「非人化」為沒有臉、沒有聲音的「物」,並被貼上了「卑劣」、「背德」、「非理性」等標幟。

以二月份中國時報的「南方朔觀點」為例,二月二十七日「台灣有太多自殺的小老百姓」﹔二月二十日「台灣…天天有人全家大小燒炭」﹔二月九日「原已多到讓人麻痺的全家燒炭自殺、媽媽帶著子女跳水、搶劫殺人等案件」。事實資料則顯示,二○○四年台灣的自殺率和一九八五年相當,近十年則每年些微成長。自殺的確是台灣及很多現代化國家的問題,但真的是如南方朔所形容的「天天有人全家大小燒炭」?

南方朔除了「自殺書寫」外,又如:二月二十一日「台灣商品品質和食品衛生每下愈況」,二月十日「今日台灣貪腐盛行」,一月二十七日「台灣早已成了最新興的特權貪污大國」,一月二十三日「台灣…成了亞洲主要的A片生產中心、電影動畫盜拷中心,以及詐騙業中心」。

從這個角度,就不難了解「南方朔觀點」裡的台灣為何是如此的虛構、醜陋了。事實上,中國時報一月及二月份的「南方朔觀點」,每當台灣二字出現時,幾乎皆是負面的描述,台灣也被徹底「非人化」了。

在台灣,類似的殖民書寫,不停地在某些媒體上出現,這些媒體也因此成了「非武力殖民」的主要管道。居住在這種媒體環境的台灣人,不死也剩半條命。換言之,「非武力二二八」隨時隨地都在台灣發生,只是被「美化」為所謂論述、觀點而已。

「後殖民論述」的推薦序中有一段話:「對於台灣的知識份子,由於依賴的歷史情境,我們除了一般的反省外,對心靈的去殖民化,或許更加迫切了。」諷刺的是,寫這序文的正是南方朔本人。對仍然殖民台灣的這些媒體、寫手而言,何時曾反省?難怪傅柯會說知識是霸權暴力的遮羞布;難怪老子會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後殖民國家的共同問題是殖民暴力的延續,台灣充斥的媒體暴力,也未能豁免。所以,媒體「去殖民化」的成敗,將是台灣成為人權國家的關鍵。

(作者為中山大學資管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