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在德國看再生能源

◎ 沈有忠

台灣目前對進口能源依存度高達九十九%,筆者目前正在德國進行再生能源政策的研究,與綠黨國會議員Hans J. Fell晤談時,Fell就指出,發展再生能源的意義不只是環保乾淨,也是確保經濟發展的獨立與安全,因為高度仰賴能源進口,經濟發展也勢必受到國際局勢的影響。

此外,因為德國對再生能源的獎勵、與購回價格係採二十年固定價格保障(簡稱FIT制度),因此民間對於再生能源的認識與接受度也高,依據二○一一年十二月份的民調,七十六%受訪者認為發展再生能源可以增加就業機會,七十四%認為可以提高德國的競爭力。德國更進一步參與了挪威的水力發電計畫,以及非洲的太陽能電廠的建設,希望提早達成百分之百完全再生能源的目標。

德國再生能源發展是由下而上的過程,主要政黨之間對於廢核與發展再生能源幾乎沒有歧見,企業也幾乎全力支持。而台灣有適合發展離岸風力的電廠潛力,太陽能面板的技術也已經相當成熟。三年前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發展方向是由上而下,政黨之間對於核電政策仍有歧異。然而,德國三十年前從民間出發,達成廢核與再生能源發展的共識,今天已經收到了成效;台灣加速發展再生能源,應為永續發展的主要策略。(作者為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