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醫界需要防笨設計

◎ 黃煜樹

產業界長久以來已有一套所謂的「防笨設計」,用來降低專業技藝需求,防堵錯誤產生,縱令想故意犯錯,都不可能會出錯,醫界顯然對此不熟。 例如︰冷氣空調用的冷媒有好多種,可是卻從未聽說過冷媒充填發生錯誤,這是因為不同的冷媒,其連接頭的螺牙尺寸皆被設計成各不相同,互不通用。

因此,似可考慮在關鍵的器捐「作業流程」中導入「防笨設計」的精神,例如︰(一)將「器捐檢驗報告」標準格式化。(二)設計專用的「判讀板」,凡是有字露出,就是代表該器官不可用,流程應停止。(三)判讀板下方,留有二個供描繪不規則形狀之框洞,一供協調師、另一供主刀醫師。(四)判讀板若無字露出,表示器官可用,協調師即依樣描繪,並在框格內簽字。(五)協調師移開判讀板,再次做人工判讀,並在相關欄位簽字。(六)以上,同樣程序,由主刀醫師再執行一次,這是第二道保險。(七)紀律硬性規定,檢驗報告若無四道核簽,移植小組擅自動刀,刑事伺候。

完全獨立的二道保險、四道程序,既保障受捐者,也保障了移植小組,防堵了「人性」錯誤,花費不到三分鐘。

(作者為台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