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兩岸各有各的市場

◎ 陳永昌

陳雲林日前表示,推進「兩岸經濟一體化」已是刻不容緩的選擇。

數年來,中國藉著龐大的廉價勞力變成世界工廠而崛起,但隨著勞力成本的提高,中國已漸喪失勞力優勢,換成越南、印度等國的崛起。喪失廉價勞力優勢後,中國經濟能否再繼續往上爬,就看它的經營管理能力是否能適應全球消費者的需求。

中國的國防科技固然能上太空下深海,但這些與統治者的要求有關,與全球消費者的需求無關,並不保證它的消費性產品能得到全球消費者的認同,這才是經濟能否再繼續往上爬的關鍵。

蘋果手機有它的全球高價市場消費者,中國的山寨機有它的中國低價市場,台灣的hTC則有它的全球中高價市場。中國的個人電腦幾年前靠著併購IBM的筆電而在世界市場爬起來,但台灣的雙A電腦長久來就已是世界大廠。基本上,中國的很多消費性產品仍是針對低價市場,台灣的產品則是針對中高價市場,台灣、中國雙方各有各的市場,無須一體。

台灣若擺脫代工,再進一步發展品牌,以世界為市場,中國可為台灣世界市場的一部分,而不是唯一。品牌的建立若成功,則消費者忠誠度高、利潤大,產業也不用到處漂泊找廉價勞力,永駐台灣,國內就業率自然就提高。

(作者為英國QS世界大學排名WUR評鑑委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