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鹿港故事:馬芝大路

◎ 蔡百銓

孫中山不曾到過鹿港,鹿港最大街道卻取名為中山路,顯得無厘頭。建議鄉親考慮,把中山路正名為馬芝大道或巴布薩大道,甚至改名為竹下豐次大道,紀念促使這條道路重見天日的前台中州知事竹下豐次。

鹿港原是巴布薩族、馬芝鄰社故址。「鹿港」這名稱可能是從巴布薩族地名Rokau-an音譯的。而滿清時代尊重原住民,稱呼今中山路為馬芝大路或鹿港大街;同時也考量當地特色,把相關的五條街道合稱為五福大街。這條街道也有「不見天街」之稱。大約一八○○年當地居民在這五條街道加蓋頂棚,防止雨淋日曬。但是裡面卻不見天日,藏污納垢百餘年,老鼠與蟑螂、跳蚤、蚊蠅、臭蟲孳生。日本時代終於爆發鼠疫。

一九三三年(昭和八年)擔任台中州知事的竹下豐次,下令鹿港實施市區改正,強制拆除不見天街頂棚與兩旁商家第一進建築。原本舊街道寬約四公尺,次年十月拓寬為十五公尺,路旁建築也改採巴洛克式樣。(作者是鹿僑,鹿港移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