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大在自由的分水嶺上

◎ 楊鎮榮

六月台大校務會議把陳文成博士紀念碑的申請推給校史館處理,之前則推說已申請一年的紀念碑文件遺失了,似乎說明台大校方對於這件事的基本態度是─推拖了事。

做為台灣首屈一指的學府及代表自由學風的台大,在解嚴之後逐漸失去了追求學術獨立自由的方向。學子們埋首於學業,教授們專心於教學、研究,學校募款蓋新大樓成為主流,沒有傅斯年校長自由的傳承、沒有殷海光學術的思想、沒有李遠哲諾貝爾獎得主的光環,台大慢慢變的庸俗、市儈起來了,我們從陳文成博士紀念碑的申請遭遇,看到了台大的困境。

回顧一九八一年台灣面臨了前一年底的美麗島事件,以及當年二月二十八日發生林義雄家的血案,那時候正是台灣面臨民主自由最黑暗的時刻。陳文成博士不顧一切回國關心國內的反對運動,七月二日被警總約談,翌日遭謀殺殉難在台大校園研圖旁,三十一年來台大校方對此傑出校友為追求政治的民主自由而殉難的事件,一直表現出極端冷漠、不關心的態度。

七月二日台大歷史系花亦芬教授在陳文成博士殉難三十一週年紀念晚會上,說明迄至二○一○年為止,歐洲已有十二個國家,由於二次大戰德國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已經為遭迫害的猶太人設立了兩萬兩千個紀念碑絆腳石(STOLPERSTEINE),希望人類能記取教訓並撫慰死難的猶太人。因此,台大校方如能開風氣之先設立陳文成博士紀念碑,可讓未來的台大人,都能謹記人類在追求自由及民主的過程當中,都必須付出犧牲的代價,因為自由的果實絕對不是天上自然掉下來的。(作者為台灣大學商學系畢業,中小企業負責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