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余光中有夠中國

■ 呂興忠

前天,教育部長杜正勝到國立彰化高中,指定參觀由筆者已經指導十五年的學生社團「台灣文學研究社」。五十名社員以台灣平埔族童謠「螞蟻之歌」,熱烈歡迎杜部長。

杜部長並應學生要求,當場揮毫,留下寄寓深遠的「以如椽之生花妙筆,寫出人間愛與本土情」的勉勵文字。與同學座談時,杜部長提到台灣文學在地學習的理念,肯定彰化高中台文社,十多年來在校園率先耕耘的成果,並期許同學以台灣文學走向國際。談話中杜部長提到減少高中文言文比例的話題,獲得在場學生熱烈掌聲!隔天,卻被媒體斷章扭曲,妄加想像,擴大為台灣文學的定義之爭,連余光中也出來湊熱鬧,還莫名其妙的猛批本土文學「格局小」。

在杜部長當場宣佈三月一日即將推出的十二本「台灣青少年文庫」,選文裡並沒有略掉余光中等人的作品。何以,那些心中只有中國,非常鄙視台灣的人,只要聽到台灣文學,就緊張得趕快跳出來,唯恐自己被屏除在台灣文學之外呢?他們在中國與台灣兩個意識形態之間,其實,已經絕然的傾斜,卻又要自命有格局的兩邊游走,而且,欺弱怕強。

彰化高中台文社,作為台灣校園第一個高中台灣文學社團,十五年來歷經了「荒蕪裡播種」、「風雨中茁壯」、「陽光下開花」的奮鬥歷程,其間遭受的污名與打壓,其實就像一部台灣歷史的縮影。但是,秉持親近本土文學的理想,「外面的風雨越大,我們抱得越緊!」終究走出了十五年,社員已超過千人的盛況!(作者為彰化高中教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