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世大運是資產?還是負債?

◎ 楊鎮榮

最近南加大教授Dr.Mihalik在台師大發表一份專題報告,他提出一九九六年亞特蘭大奧運是一個值得探討的案例,最重要的原因是亞特蘭大奧運的經費因為做了很好的規劃,所以達到了收支平衡的目標,也由於私人贊助執行,政府不需舉債也沒有任何負擔,比較後來的二○○○年雪梨、二○○四年雅典、二○○八年北京奧運等,由於政府主辦而在預算上造成了龐大的赤字。

至於如何節省經費呢?Dr.Mihalik提出幾個值得參考的意見,如運動場館應該有長期的使用計畫,而且要多利用舊的更新或暫時性的運動場館,例如選手村可由大學舊宿舍改建、主場館賽後改成棒球場等,如此比較不需要長期維護硬體設施的費用。總而言之,富裕的美國都會如此精打細算,所以無論奧運或國際賽事對於日益增加的預算及費用,主辦城市或國家都不應該在財務上有太大的負擔才對。

反觀世大運的預算,從去年申辦時的三百五十億元,暴增到今年的四百二十五億元,這還不包括三百多億興建選手村的預算在內。不景氣的年代,有為的政府理應將人民辛苦繳交的納稅錢,審慎使用花在刀口上才對。舉例來說,最近幾位台北市議員質疑為何五年之後的世大運,現在開始總共就需要花掉十二億多的行銷宣傳費用,這種亂花人民納稅錢的計畫,難怪會引起全民的撻伐,說是「不公不義」,是另一個「夢想家」、「花博」。

世大運論規模,比起二○一二年倫敦奧運或二○一四年巴西世足賽都要小得多了,然而倫敦奧運在倒數一百天才開始進行密集的國際宣傳,巴西世足賽雖然商業氣息十足,卻也還沒有看到廣告。北市府在財政上負債累累,有必要如此長期為世大運花錢做行銷宣傳嗎?體育處官員還說這是為了推銷台北,如果是以辦世大運為名做為亂花錢的藉口,那真的是心態可議了 。

很多專家分析二○○四年雅典奧運的鉅額花費,是拖垮希臘財政的重要因素之一,可見主辦國際賽事雖然是國家的榮耀,也是城市行銷的好機會,但搞不好就成了勞民傷財的一件事,運動賽事到底是資產還是負債,就看主辦國家或城市對運動賽事的認知與執行是否正確了!(作者為中小企業負責人,師大運動休閒管理研究所在職班進修)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