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我們不要「醜人有救,病人無醫」

◎ 蔡秀男

報載台大醫院外科總醫師洪浩雲,最近決定捨台大外科而就醫美,是該院外科部有史以來第一位接受完整住院醫師訓練後,出走至醫美的總醫師。

他受訪指出,近來看到太多醫療糾紛,醫師動輒被罰上千萬元,也曾見其他醫師為病患急救時,家屬在旁拿錄音筆,嚷著「沒救活就告醫師」,讓他深感醫療環境惡劣,醫師沒得到基本尊重。

回顧前一陣子,童綜合醫院二審判賠三千餘萬元,引發醫界震撼,在網路臉書展開熱烈聲援抱不平!神經外科醫學會更罕見召開記者會,為醫師發聲進行平反!因為,大家擔心這個判決,勢必產生嚴重後續效應,對台灣醫療環境與醫學教育,產生不良的影響,惡化了「醜人有救,病人無醫!」

上述事件引起社會廣泛注意,也令人省思,如何建立台灣妥善解決醫療糾紛的模式?

當時,衛生署表示,鑑於國內此等醫療糾紛案例層出不窮,正在推動「醫療爭議處理法」,針對生育、手術、麻醉等醫療爭議訂出補償上限,目前暫訂為二百萬元,希望減少醫療訴訟。但是否真能減少醫療訴訟,仍值得觀察。

事實上,在國外,醫療糾紛的處理模式,係以解決問題的取向為中心,區分訴訟上與訴訟外處理模式,著重危機處理與風險管理。如日本,2004年即通過《裁判外紛爭解決促進法》,對促進仲裁、調解、斡旋或和解等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定有程序、認證、業務、報告、罰則等規範。

然而,在台灣,目前醫療糾紛之訴訟外解決法規,則仍是難產中。2005年,衛生署曾草擬《醫療糾紛處理法草案》,明列強制調解與任意仲裁之原則;2008年4月再改版為《病人安全及醫療糾紛處理法草案》,將病人安全與醫療糾紛處理混在同一部法律條文,各界批判不斷。2011年6月,總統馬英九在出席南部縣市醫師團體會議表示,衛生署正研訂《醫療糾紛傷害補償法》及《生育風險補償辦法》。大選前,醫療事故救濟基金大力放送,然而,何時真正實施,勢必引發不少爭議!

2012年3月,衛生署指出,《醫療爭議處理法》實施後,衛生署將成立每年四十億元的醫療事故救濟基金,由公務預算、各級醫療院所各自分攤二十億元。如果病患及家屬對於二百萬元賠償上限不滿意,仍可透過民事訴訟管道求償。為了減少不必要的訴訟,醫院、醫師也可自行衡量,是否額外再負擔一些求償金。

然而,有部份醫界同仁提出懷疑,醫院要先上繳中央一筆錢,中央再花錢請一群專家,如何判定風險或過失?判給了病患一筆錢,病患如果不滿意,還可以再訴諸媒體,也可再上法院告,有這麼多重管道,可以告醫師告醫院,醫院是否增加了更多成本?如果是不滿意的家屬,會怎麼做?這樣有利於化解醫療爭議嗎?

總而言之,對於如何改善台灣醫療糾紛的解決模式,如何強化訴訟外機制,值得各界省思,也期待儘早完成《醫療爭議處理法》或《醫療糾紛處理法》的相關立法工作,營造醫療友善環境,避免醫療糾紛難解,醫病關係惡化,導致醫師的熱情被澆熄,造成台灣醫療制度崩盤的危機。(作者為醫師,台灣大學法律系博士班研究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