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林書豪是那一國人?

台中有一所國中在最近的段考中出了一則引起爭議的「林書豪是那一國人?」這則語意不清、動機不明的選擇題,學校認定只有回答「美國人」的方是正解,凡認為是「台灣人」的都被扣分,這件事由家長透過議員鬧上了市議會的總質詢,最後台中市教育局長以該題若是詢問「林書豪的正式國籍」就能化解疑慮為由,決定要求學校對回答台灣人或美國人的學生一律給分,才讓這起事件暫時畫上休止符。

「林書豪是那一國人?」真是一個設計奇怪的問題,家長與學生在意的考試公平性爭執固然是解決了,但是這件事卻讓人聯想起今年二月間,馬英九總統在接見來訪的美國眾議員訪問團時,主動與訪賓拉關係說「我們(指台灣與美國)都欣賞林書豪的球技」,結果,來自南太平洋美屬薩摩亞的法理歐馬維加議員先是大笑數聲,接著當場就對馬英九說:「很抱歉,林書豪是土生土長美國人。」後來又補上好幾句「我知道台灣希望林書豪能加入台灣的球隊」,「可憐的孩子(指林書豪),現在不知道該怎麼辦,但我很確定他就是美國人,OK?」這段吐槽,令當時的馬總統非常尷尬,沒想到相同的問題現在又在學校考試題目中出現,同時大家依舊看法分歧。

國籍、認同、血緣,這三個不同層次的議題,在台灣這個不正常的國家,似乎從來沒有徹底搞清楚過,政治人物帶頭造成混淆,學校各取所需沒有對我們的孩子提供足夠的教育與釐清,不少國人則濫情的根據情緒與喜好起舞,這些亂象的背後,其實根源於一個更深刻的問題,「台灣人」這個概念到底是國籍、認同或是血緣?如果大人們都搞不清楚,又如何要求下一代做出適當的回答呢?

林書豪,較精確地描述是:他是台裔的美國人,就國籍而言,他毫無疑問是百分之百的美國人,而由林書豪的言行舉止,他也認同他是美國人,然他同時具有台灣血統,也或許因為父母的關係以及在台親屬的連結,因此他對於台灣有所認識,或者也有感情,但是血統的這個層次並無法超越其國籍的事實以及他對美國的國家認同,這是很清楚的。對於美國這個民族的大熔爐來說,其社會或有種族、膚色的歧見,但是共同認知「我是美國人」則絕無異議,至於其他主要由單一民族構成的國家,更加是如此。

何以這麼一個普遍共知的常識,在台灣會變成爭議的焦點?箇中至少牽涉到幾點值得反省的問題,首先,文明程度愈不發達的社會或崇尚軍國主義的國家,愈會以血統掛帥,刻意輕忽國籍與認同的重要性,例如中國的民族主義,納粹的德意志種族主義,各自造成了不同的後遺症,台灣有沒有類似缺乏建立「國家共同體」的公民素養?其次,台灣的國家認同問題透過追蹤性的民調在在顯示愈來愈趨於一致,但是我們選出的總統及其所屬的政黨卻以政治力企圖形塑「我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的反認同,國人是否察覺其危險性?第三,台灣在國際現勢下,雖有國家事實,卻不被主要強權所承認,甚至遭到打壓與孤立,是否使得台灣人以為自己是沒有正式國籍的人,只能在血統層次打轉?

二○一二年的台灣,距離總統首次由台灣人民直接選舉產生已經十六年,我們的國民如果依舊停留在藉由血統在國際上尋找傑出人物來建立自信的階段,這其實是倒退不健康的落伍與自卑,與其這麼做又達不到實益,何不勇敢面對現實,清楚的認知「台灣人」既是認同,更是國籍,它與血統不必然相關;當掌握政治權力的人如果妄想以一人對抗國民全體,要把他國的國籍強加在我們的頭上,藉以消滅台灣的國籍與認同時,大家必須明確反對,令其停止此一不道德的操弄,唯此,台灣的孩子才不會搞不清楚林書豪是那一國人,甚至搞不清楚自己是那一國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