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金恒煒專欄》馬氏「促統」煙幕彈

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到歐洲打著「招商」的旗幟,幹的都是「拚政治」的勾當。為了解決「統一是中國國民黨的終極目標」所造成的困境,於是利用自己不在台灣的機會,在自由時報刊登「獨家」廣告,聲稱「台獨是選項」。因為太過勁爆,也背離一貫的「促統反獨」的意識形態,大受質疑。儘管在英國馬英九馬上做了新的剪接,依然不能解眾人之惑,大家都等馬英九回國好好「說清楚、講明白」。

馬英九回到國門,沒有就自己後語不對前言做出說明;原因是,白紙黑字已不容狡辯,只好又提出更新版本的「十六字建言」,以為如此就可以搪塞過去。

更有意思的是,馬英九把焦點又移回到「拚經濟」去,大肆表功自己為台灣帶進四十億產值。

真的嗎?依馬英九說法,不過是「比利時等國家『有意』來台投資,其中有一家廠商『打算』來台設廠,為台灣帶來四十億的產值」云云。然而,「有意」與「打算」的空頭支票到兌現,不知道中間還隔有幾重公案?四十億云云不過畫餅而已。原來「拚經濟」也同馬英九的「拚政治」一般,可以無中生有,有中變無。

這還不有趣,更有趣的是,馬英九說:「這些國家視台灣為進軍中國大陸的跳板」,原來「拚經濟」的背後還是「拚政治」,「拚政治」的目的還是「拚統一」。

然而,馬英九的經濟見識一如他的政治理念,卡在意識形態中不能動彈。試問,中國市場已然開放,需要以台灣為跳板?更且,若台灣真是跳板,台灣商人還需要到中國去當台商?而且馬英九又藉此百變不離其宗的批判「政府狀況多」。

既然如此,那麼為什麼比利時等國商人要來台灣?要把台灣當跳板?馬英九繼政治馬腳,又露出經濟馬腳,可見馬既沒有行政能力(藍營「大老」王作榮語),又沒有論述能力,也欠缺經濟觀。唯一有的就是「促統反獨」而已。

據報導,馬英九下飛機即召開的記者會,先呼籲陳水扁總統不要「廢統」,接著提出所謂「十六字建言」:「維持現狀,統獨休兵,務實開放,全民打拚」。十六字一言以蔽之,就是「促統反獨」、「以經逼統」。而十六字的前八字,則是赤裸裸的「拚統一」。馬英九強調「不廢統」,其實就是「促統」;總統府只有「國統會」沒有「台獨會」,只有「國統綱領」沒有「台獨綱領」,「國統會」一日不廢,台灣就是「統字當頭」,「現狀」就是獨獨存在馬英九黨國體制的「統一」,而「獨」沒有存身之地。

所以,只有「廢統」,才能出現馬英九稱揚的「台獨是選項」的契機,不然,「國統會」、「國統綱領」下,有統無獨,「不能廢統」結果就是「促統」,就是「反獨」。在此情境下,大談「統獨休兵」,其實是揚統滅獨,結果是「統存獨亡」。馬英九的十六字訣,聰不聰明?但,不知是否馬自認太聰明而台灣人民太笨?還是馬英九太笨而不知台灣人不笨?反正二者必居其一,都顯示馬英九的智商與他的政治水準成正比。 (作者為《當代》雜誌總編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