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擴廠先行,風險再議?

◎ 王敏玲

貴報於四月二十九日揭露高雄市林園區數萬居民有可能暴露在高達萬分之一至十萬分之一極為恐怖的高致癌風險下,民間亟需得知完整的健康風險評估內容及結果,以為因應。

其實,多達二十多家石化廠的林園工業區附近,空氣中丁二烯、苯、氯乙烯等等致癌物質濃度過高,早就使林園居民痛苦不堪。棘手的是,林園工業區近年不斷有廠商擴張產能,或在免環評的門檻下設新廠;而中油在新三輕計畫中擴產的四個廠施工也已近尾聲,環保、居民健康與廠商拚經濟之間的衝突勢將再起,究竟為何會走到這一步?

二○○七年九月至二○○八年十二月,新三輕更新擴產環評案在環保署歷經五次專案小組會議與兩次環評委員會的審查,地球公民協會(基金會前身)均與會表達反對意見,強烈主張應先做政策環評、先做好健康風險評估,再來審查,原因就是林園居民曾向本會及環評委員投訴,工業區下風處的住家,年方四十歲即因肝癌過世的人多得嚇人。

換言之,此地因石化業過度密集,且與住家近到離譜,有毒的揮發性有機物質充斥,居民身體健康早就受到影響,況且林園還有養殖漁業、養雞場、零星農地等等,若不先釐清林園地區的健康風險是否已經超出可接受範圍(專家所謂的百萬分之一),環評委員究竟要依什麼來評斷能不能讓中油新三輕藉更新之名,行擴產之實?

除了本會與當地居民大聲疾呼,彼時環保署沈世宏署長已發明了環評中的專家會議,本會推薦周晉澄、吳焜裕兩位專家與會,周、吳兩位教授也都力陳先做好健康風險評估的必要性。倘若當時多幾位環委肯聽取意見,要求先做健康風險評估並進入二階環評嚴審,今日的棘手問題與衝突對立當可避免,林園數萬居民承受的痛苦也可提前幾年受到社會正視。

遺憾的是,整個社會唯GDP是圖的風氣,加上環評會未能做出免於後悔的決定,讓我們屢屢失望地看到:擴廠先行,風險再議的案例。而工業區旁的人民,也一再成為貪婪社會的祭品。(作者為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新三輕環評監督委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