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十二年反教育

◎ 王宏恩

政府推動的十二年國民教育,喊出的願景與目的是要「成就每一個孩子」,要因材施教、適性揚才。然而,筆者以為,在此目標之下,免試入學與就近入學是一連串配套之後自然產生的效果,而不應成為最先推動的政策本身,否則將造成目標錯置與更負面的影響。

現階段教育部的二十九個方案中,沒有任何一項與因材施教、適性揚才有關。真的要推動因材施教,先要降低高中必修課程數,讓我國高中生有機會與時間,思考與接觸其他選擇。同時,高中提供基礎科目的進階課程、以及與大學、社大、其他高中、非營利組織等合作推出相互認證的特殊專才、技能教育、實習機會等,例如美術、體育、廚藝、傳統技藝、地區文化等。在此制度之下,在校內選修進階數物化生的高中生們,可聚在一起互相激勵,如現在數理資優班一樣,並有更高機會申請或考取相關生醫或理工系所;而其他學生則可透過其他專才或技藝課程取得的認證與經驗,未來有助於個別申請自己的興趣校系再進修。但現在這些機會都還看不到,學生根本沒有被因材施教的機會。

當政府分配資源予各校,使各校都有這些機會時,學生自然沒必要跨區就學,在住家旁的高中就能學到需要的知識,且真正的因材施教。此外,需特別注意的是,因材施教不代表會降低考試壓力,要證明高中生有學到東西還是得透過考試,畢竟未來各種競爭哪個不是考試?不同的是,這種因材施教的考試有更多自願與適性的成份在。

反而,現在強推免試入學,而所有學生的必修課與考試科目都不變的話,這樣比目前依基測成績分校來得更「不」因材施教。想再進修的高中生無處可學、不想念此科的高中生被迫坐在同一間教室,而程度落差使得老師不知從何教起。而現行各校資源分配不均的情形下,強推免試入學、就近入學將使教育資源更加集中,階級複製更加嚴重,明星高中附近地價高漲即是最明顯的例子。

(作者為台大政治所研究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