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高屏人3月22日集體吸毒?

◎ 王敏玲

高屏空品區因鋼鐵、電力、石化業等密集,加上氣候及地形影響,空氣中懸浮微粒及臭氧濃度不符合空氣品質標準,為三級防制區,高屏人承受污染,苦不堪言。

22日上午9點,環保署空品監測網顯示高屏懸浮微粒(PM10)小時值超出300微克/立方公尺,筆者不敢置信,10點查詢仍高達306微克/立方公尺(空品標準是24小時值125微克/立方公尺),如屬實,空品已極端惡化,高屏人應即刻因應。

詢問環保署空保處,回覆應為高屏監測儀器異常,但高屏空品監測站有十多個,會同時故障嗎?若歸咎於儀器,9點的值異常暴增,足見8點多儀器已出問題,理應即時檢修,何以到10點的數值仍是錯的?

稍晚,數值經校正更新了,但污染仍驚人。下午2點,高屏PM10小時值高達168微克/立方公尺,達不良等級,仁武站、楠梓站、前金站都超標,至於PM2.5小時值也高達91微克/立方公尺,加上午後豔陽高照,臭氧濃度也超標,高屏363萬人的肺形同受到兩大污染物雙重夾擊!

高濃度的懸浮微粒會造成氣喘、過敏及慢性呼吸道疾病等,也會提高死亡率與致癌率;而臭氧會造成氣管與肺的灼傷、影響肺功能等,濃度高時,對戶外運動者傷害極大。而空品監測網在空污不良時,會打出:「某地區臭氧(或懸浮微粒)濃度偏高,空氣品質已達不良等級,環保署提醒民眾注意防範」。試問,那些正在上體育課的孩子如何防範?

22日的恐怖數值也許是虛驚一場,但也可能隨時成真(例如24日沙塵來襲,北部空品區PM10曾飆到257微克/立方公尺),如非儀器異常,306微克/立方公尺的濃度已讓人想避難,如儀器異常但未能即時因應,長此以往,一旦嚴重空污為真,民眾卻誤以為是儀器失常,豈非「狼來了」翻版,讓人失去防範與因應的黃金時機!

學者詹長權教授曾在PM2.5高峰會中表示全台PM2.5濃度只有中度與重度污染,連宜蘭的狀況也比新加坡差。而去年底我們卻收到環保署把「PSI不良率創新低」視為政績,放在電子聖誕卡中發送──降低不良率當然必要,但我們更希望提高PSI的「良率」,呼吸乾淨的空氣。

以上監測疑雲,實需民間同步監測方有機會判斷是否為儀器失常,筆者呼籲有良心的企業與學術單位與民間團體共同打拼力,也呼籲南部出身的立委,若有心縮短南北差距,從空氣品質開始吧!(作者為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高雄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