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食品危機的共犯結構

◎ 蔡欣琳

自從瘦肉精、禽流感爆發後,媒體大肆報導、社會大眾高度關切,卻很少有人想到這次食品安全事件其實和我們長期漠視動物痛苦指數有關。

政府做法令人憤慨,但身為畜牧業者、屠宰人員、消費者等,難道都不需反省一下?違反動物天性的管理方式,使動物身心飽受折磨,才需要營養劑、抗生素來促使成長,畜牧業者自認為節省成本的工業化集約飼養,不但嚴重污染環境,飼養場惡臭無比,更養出一堆藥物殘留、體弱多病的動物。另外國人偏好「溫體肉」的舊思維,卻不知菜市場殺雞攤販、半夜殺豬場,無獸醫把關,現場陰暗潮濕、血尿四濺是細菌孳生的溫床。屠宰場作業員為了省事,採取粗糙殘忍的宰殺方式,認為「人道屠宰」多此一舉,導致全台無數動物猶如在煉獄掙扎垂死的慘況不斷上演。

我們應站在動物立場重新思考,許多生命因為我們無節制的食肉需求被宰殺,許多生命因為肉品全面銷毀而枉死,許多生命因為疫情擴散被撲殺,許多生命因為被迫產蛋而終生擠在格子籠裡。為了利益、為了美食,很多人把農場動物的犧牲和苦難視為理所當然,如果消費大眾只貪便宜、只顧享用,姑息虐養行為和非人道屠宰,如果畜牧業者選擇冷漠,視動物為生產機器,那麼有今天的局面,我們都無權抱怨,因為我們不也是共犯結構的一份子?

今天這些議題浮出檯面,使我們看清隱藏在貪婪食肉文化背後的殘酷真相,我們應藉此機會降低口慾、減少食肉,以行動大力支持主張「有機、友善」飼養的畜牧業者,當廣大消費者抵制非天然肉品、提出捍衛農場動物的訴求,整個產業結構才有改變的希望,唯有回歸自然、善待動物,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如果業者和民眾視「動物福利」為無稽之談,那我們也無須驚訝,更可怕的病毒和疫情,更劇毒的飼料添加物,會一波一波接著來,人類只能自食惡果。 (作者為補習班教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