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反對「中華文化」欺壓臺灣鐵道文化遺產!

◎ 洪致文

馬總統在治國週記最後一集,特別請到學有專精的鐵道作家蘇昭旭與談,聊了許多台灣鐵道文化保存的願景與作為。然而,在這表面的鐵道文化秀背後,卻放任手下的「中華文化總會」,覬覦台鐵的台北機廠用地,要將這臺北僅存最後也最重要的工業遺址,以所謂「奧賽美術館概念」保存與開發。鐵道文化被這個中華文化所欺壓的事實,正透過一股背後的莫名勢力在運作著。

台北機廠是台鐵於1930年代中期興建的鐵路修理工場,是臺灣鐵道邁向現代化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台北最後僅存的最大片工業遺址。雖然內部的澡堂已經列為古蹟,但廠內大跨距的各種修理工場,歷經美援而經歷臺灣鐵道技術發展的辦公室等建物,都仍一直使用中。這座工廠因台鐵計畫將整座廠搬遷至富岡後而會功成身退,日前的斷軌便是這整體計畫中的一環。台北機廠內那些挑高的廠房空間,非常適合用來展示大型鐵路維修機械,以及收容臺灣各種各樣珍貴的火車,甚至也可作為老巴士老公車的室內展示場,整體空間就是一個現成的交通科技史博物館!

然而,這樣有著工業遺產歷史意義的場所,卻在中華文化總會劉兆玄的多次關切下有了莫名其妙的方向逆轉。該會建議以法國「奧賽美術館概念」來保存與開發,所以造成台鐵與台北市文化局加以配合,非常可笑地要將整座廠只有「澡堂」列為古蹟,其他組立工廠等列為歷史建築方便改造為美術館。更甚者,其他像是美援時期重要的柴電機車工廠,或者客車工廠,均以「保留建築構件」或「鐵道意象」的操作來進行文資保存。試想,一座臺灣這麼重要的鐵道文化與工業遺址,最後只有一個澡堂是古蹟,其他都被改造得不倫不類,這到底是什麼樣的「中華文化」啊!

這整個區域,是臺灣鐵道科技發展歷程中最重要的場域,竟被「中華文化」欺壓而要整碗搶走,破壞與改造,整個文資審查也在近期要悄悄開始啟動。一旦這樣的文資審查在官方掌控中成為定局,就將與當年華山車站的議題一般,政府會以「完整走完合法程序」,「尊重專家意見」的方式成為定局而永無翻身餘地。基於保存臺灣重要鐵道文化資產的使命,我們堅持整座台北機廠應當低密度開發,盡量全區以重要古蹟方式指定,不止替臺北留下最後一大片的工業文明遺跡,也替臺灣的交通科技史博物館催生。我們真誠的希望,馬總統治國週記裡對於鐵道文化的熱愛,不是一場表面的作秀而已,而是能更積極地有所作為!(作者為鐵道文化協會監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