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檢驗最前線談瘦肉精

◎ 李政達

農委會基於保護消費者,於二○○六年十月十一日宣布本土豬肉禁用瘦肉精,但在美牛政治壓力下,衛生署與農委會聯手主導殘留瘦肉精之進口肉品合法化,並允許飼料添加物開放使用瘦肉精,破壞國內強調健康、自然肉品之品質聲譽,罔顧消費者健康安全、不管豬農生計死活。

台灣人愛吃豬肉的人口,比吃牛肉的人口多,國外進口之豬肉肉品每年高達八萬噸,比進口的牛肉還要多。肉品進口商偷偷進口殘留瘦肉精之牛肉、豬肉肉品,對外卻宣稱是不含瘦肉精之肉品,高價販售至不含瘦肉精之肉品通路,獲取厚利,以致美牛、澳牛、紐牛陸續被檢出含有瘦肉精。這些進口的肉品,一部份還被再加工製成調理食品,在國內市場販售。但因消費者、主婦聯盟合作社、社會大眾的目光均聚焦於美牛,地方衛生局也只顧抽驗牛肉、本土生鮮豬肉、香腸、培根、火腿,卻忽略了進口豬肉肉品、加工調理食品等,此一區塊,有一部份含有瘦肉精、也已淪陷,瘦肉精均被國人在不知情下吃進肚子。

毒牛進口尚未合法化,毒牛、毒豬、毒加工調理食品就已經在國內市場到處流竄,衛生署與農委會都沒有能力防止,中央政府又假借組織再造之名,不斷裁減檢驗人力、員額,造成瘦肉精無法及時檢驗,進口合法化,農委會又鼓吹台灣豬農「離牧」,豬農還有飯吃嗎?(作者為國家實驗室化工技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