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馬政府的數字不但冰冷而且扭曲誤導

許多人批評馬英九總統只重視冷冰冰的數字,卻不了解人民真實生活情況,此種說法雖然批判執政者無法感受庶民痛苦,但仍隱含一個錯誤的前提,會讓民眾誤以為馬政府主政下總體經濟的數字是進步的,只是分配不均而已。而馬總統在競選辯論中也一再提出一些數字,企圖證明他比前朝更有政績,甚至指責前朝留下爛攤子。然而,馬英九所言絕非事實真相,如果拿出馬政府主政下的經濟數據與前朝或亞洲其他三小龍比較, 馬英九的表現都是不及格與吊車尾的;反觀前朝留下來的不僅不是爛攤子,更是優質的資產。

馬政府執政三年半,成績單滿江紅,無法兌現六三三政見,卻不願遵守承諾捐出一半薪水,可說既無能又無誠信。但馬英九絕不是外界所稱的政壇小白兔,他不但不承認自己的無能,反而編造出一套說詞來推卸責任。這套說詞現在大家已經耳熟能詳︰馬英九永遠不會犯錯,是前朝留下爛攤子和國際大環境惡劣,才造成馬政府陷入泥淖,施政毫無表現。不過,馬英九自參選連任以來,不知從何處搬出一堆數據,在辯論會上背得滾瓜爛熟,咄咄逼人,儼然一副表現比前朝好似的,因此不加深究或探索的人,往往一時之間就被矇騙了。

幸好數據是客觀存在的,只要有心搜索,經過比對,很容易就可以真相大白。最近就有熱心民眾整理出一些數據,用表格方式呈現陳水扁交接前後與馬英九執政三年半的經濟成績單,讓人一目了然,馬上揭穿馬英九政績良好的謊言。在幾個重要數據上,經濟成長率方面,從二○○○年第三季到二○○八年第二季的季平均年增率是四.四九%,二○○八年第三季到二○一一年第二季是三.二四%。失業率方面,二○○○年五月到二○○八年四月的月平均是四.三○%,二○○八年五月到二○一一年九月是五.○五%。月收入不滿三萬元的受僱勞工人數,二○○七年有三二八.一萬人,到了二○一○年增加到三五九.七萬人。低收入戶戶數二○○八年第二季為八七六六四戶,二○一一年第二季激增至一一四四三七戶。中央政府債務未償餘額二○○七年是三.七二兆元,到二○一一年預估為四.九二兆元,四年增加一.二兆元,馬政府平均一年舉債四千億元。僑外對台投資,二○○七年為一五四億美元,至二○一○年衰退至三十八億美元,馬政府宣稱簽署ECFA後外資會大舉來台投資,將台灣當成亞太營運中心,數據顯示完全是一場騙局。

馬政府常抱怨國際環境惡劣,剛執政即遇上二○○八年全球金融海嘯,去年又遭逢二○一一年歐債危機大爆發,但阿扁執政第一年也遇上網路泡沫,二○○三年又遇到SARS疫情,經濟形勢之嚴峻,較之馬政府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同的是,馬英九特別喜歡歸咎別人,推卸責任,以掩飾自己的無能。其實,不但用縱向的歷史比較,馬政府過不了關,若是用橫向的國家比較,台灣與亞洲其他三小龍的情況如下︰二○一○年的GDP台灣一八五八八美元,韓國二○七四二美元,香港三一七五八美元,新加坡四三八六七美元;二○一○年九月失業率台灣四.二八%,韓國三.二%,香港三%,新加坡二.一%。馬政府都是敬陪末座,台灣在其治理下,已由亞洲四小龍之首淪為龍尾。

總之,馬政府政績不好,不僅是人民的真實感受,更有客觀的數據作為佐證,不容狡辯與扭曲。這麼無能的政府竟還打出「起厝起一半,師傅不能換」的口號,企圖再做四年,但台灣的本錢幾乎被他耗盡,還能再被糟蹋四年嗎?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