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是選總統還是在選第一夫人?

西蒙波娃,是法國著名的女性主義創建者,她寫過一本暢銷的女性主義著作「第二性」,深深影響了美國的女權運動,乃至全世界女性意識的覺醒。今天,雖然各國發展的速率不等,但是男女平等已經成為普世的主流價值,在進步的國家,女性不再是第二性,而是可與男性平起平坐的第一性,共同撐起社會的半邊天。

在台灣,現有從中國移植而來的「憲法」,第七條明訂了平等權的概念:「中華民國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為了進一步保障兩性工作權之平等,十年前,也就是二○○二年,政府公布了平等工作法,以貫徹「憲法」消除性別歧視,促進兩性地位實質平等的精神。因此,有關平權的觀念至少在根本大法與一般法,已經有了初步規範,剩下的則是整個社會包括男性與女性自己,是否在觀念與行動上真正實踐與努力,讓所有的人,不論他(她)的性別,都可以在公平正義的競爭規則下做最大的發揮。

在台灣致力於追求大家都是第一性的過程,這次的總統大選競選活動卻出現了男性沙文主義公然復辟的封建觀念而且來勢洶洶,似乎要對全體國人重新進行洗腦,企圖把大家拉回到女性只是附庸、工具的黑暗中古時代。最顯而易見的例證就是堂堂的現任總統,其所屬陣營在向選民訴求爭取支持連任的理由中,或許是政績乏善可陳,居然有目的地鋪陳所謂的第一夫人牌,並援引為選戰最後時刻的催票主軸,這種價值的混淆,具有愚民、造神的色彩,現代公民必須反對這種將女性物化的操弄。

第一夫人不是公職,沒有權力,是婚姻關係產生的連結,在民主國家,有約定俗成的角色扮演,加上選民素質具有普遍水準,第一夫人在選舉時可以協助加分,然競選團隊絕不致笨到去訴求本末倒置的效果。但在最近的台灣卻非如此,先是有思想停留在上世紀的文人開始在報端歌詠:「我們要換掉這樣的第一夫人嗎?」而後竟有媒體背離邏輯,以社論地位接而續之,探討台灣人民該不該換第一夫人的問題,於是馬先生的相關文宣果然伴隨著第一夫人到處輔選傾巢而出,難道馬吳陣營認為,台灣選民會搞不清楚現在到底是在選總統,還是在選第一夫人嗎?

馬先生過去經常提及,他的夫人周美青在美求學期間棄學打工以供馬先生繼續深造,這個夫妻間的私領域,外界不予置喙,但是在二○○八年馬先生當選總統後,要求其妻辭去多年的工作,並公開對外宣揚這是要避免特權,這種極度偏差的觀念透過總統身分訴諸於外,已屬公領域事項,事實上是對女性平權的徹底違背與打擊,進步社會自當討伐這樣的錯誤與倒退。

換言之,周美青要如何為馬英九犧牲,這不關大家的事,但是馬英九若以為他塑造的這款女性功能是「美德」,那就是大開國際潮流的倒車,踐踏女性主義,也是與所有優秀的台灣女性為敵了,更是在提醒女性選民思考:女性可以當總統,改變只有男性才能治理國家的一元論,為何只能當個隱忍的第二性?

一個國家幸福指數的重要性高於國民所得等傳統指標,是新近國際評比的顯學,那些經常名列前茅的北歐與西歐各國,有個相當一致的共同點,那就是他們真正落實了性別無區分,於是女性成為領導人的比率極為顯著,在這樣的典範下,台灣若出現只想靠著太太出面鞠躬哈腰賺取同情票來掩飾自己無能的政客,這種男人,應該請他回家好好懺悔,不能再讓他任性地利用女性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