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你要你的孩子學習性解放嗎?

■ 蕭慧瑛

根據自由時報一月廿二日頭版、社會焦點所引述,婦女團體及性別人權協會批判校園「貞愛運動」一文,內容不實並預設偏頗立場!根據該性權團體的主張,允許國、高中的學生可以有婚前性行為,只重視情慾的享受。請問,這是真正的愛嗎?關心孩子的父母們,你要你的孩子學習性解放嗎?

錯誤一:報導表示校園貞愛運動只在女校授課,並且只以女同學為教學對象,強烈質疑貞愛運動削弱女性之性自主權。

回應:事實上,貞愛運動是「男」、「女」都需要學習的重要觀念。我們在校園所推動的貞愛運動涵蓋男女同學,包括男女合班之公私立高中職學校,範圍遍及台灣北、中、南、東地區,絕非限定以女校或女同學為唯一對象。國立桃園農工(男女合校)洪昭義校長非常肯定校園貞愛運動的推行,以前他以為「貞潔」是女性專用,實際瞭解才發現,貞潔是兩性對於彼此心靈、身體互相的尊重,原來男生也要「貞潔」!

婦女團體或性權團體不信任青年男女能夠為自己作出對未來婚姻與家庭幸福的優質選擇,發展身心靈整合的全人幅度。貞愛運動幫助青年男女增強意志力、分辨婚前性行為對人生的正面與負面影響,能夠為自己作出聰明選擇,例如拒絕一夜情、轟趴、劈腿,看似性解放,事實卻會造成罹患性病、未婚懷孕、感情不負責任、破壞信任感等嚴重問題。

錯誤二:報導又抨擊校園貞愛運動在美國簽署許諾卡者,質疑許諾的效果不彰。

回應:美國Heritage Foundation曾研究許多資料指出,已簽署許諾卡的學生,婚前性行為的發生減少了七十五%。我們的貞愛運動教學已達五萬名學生,許多同學都表示:上過課後,對性愛的真義有比較清楚的認識,真正的親密關係是建立在許諾與忠誠之上。有那個父母對子女願意簽署許諾卡,不會感到欣慰呢?

我們不諱言,社會或媒體宣導青年男女的性需要或性衝動,以為性就是要有「一套」(保險套),對保險套的風險卻隻字未提!缺乏引導青年男女認識愛與家庭的關聯。

我們試問,要讓我們的性教育只停留在「要求情慾」的享受嗎?或是希望青年男女能夠學習身心靈幅度的貞愛。

貞愛運動絕非教導天主教教義或封閉的道德教條,我們期待台灣社會能意識到愛的真諦,讓男女皆重視貞潔與婚姻忠誠關係的重要性! (作者為輔大神學院生命倫理中心執行顧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