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杜絕中國偽禁農藥

■ 楊平世

「歷年最大宗查扣近四十八公噸市價五千萬偽禁農藥」,這是自由時報一月七日A5版話題新聞的主題。

來自中國的偽禁農藥「入侵」台灣,起碼有十多年了,但是有關偽禁農藥的取締,卻有一段漫長的「空窗期」;儘管農藥成分不足,甚至有不少是因為對人畜、環境造成威脅,在國際上已被列為禁藥,但由於毒性高、有效,加上價格低廉,致使這些來自中國的農藥,在市場上具有相當強的競爭力,也造成不少合法的業者因而忿忿不平!

國人都深知農藥殘毒的禍害,所以只要消費者保護團體舉發國內某一農產品有過量殘毒,該農產品銷路無不大受影響。然而,偽禁農藥一旦出現在農產品上,不但直接危及消費者的安全,直接施用偽禁農藥的農民也因為直接接觸受害而不自知。現在行政院農委會正提倡「安全農業」,也花費二十多億宣導費用在國際行銷台灣品牌的農產品,一旦這些好不容易打出品牌的農產品,有一天某一品牌被驗出含國際禁用的偽禁農藥成分,不僅會使農民血本無歸,連帶消費者及國家形象都會蒙受相當大的損失!

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雖然歷經口蹄疫的風暴,目前又面臨禽流感的威脅,但全局上下戰戰兢兢對外為防杜外來疫病蟲害,對內又面臨取締偽禁農藥及防止植物疫病流行而努力,這次能從源頭破獲歷年來最大宗來自中國的偽禁農藥,為農民和消費者把關,實在值得大大嘉許!期待這項取締工作能持續下去,以落實政府「安全農業」,保障農民權益的政策。

(作者為台大生農學院教授、台灣動植物防疫檢疫發展協會理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