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你可以扭轉棄台論

◎ 林昌華

前幾天台灣人的眼光焦點集中在「劉姍姍被收押事件」,事實上這幾天在美國媒體上有一個更受重視的議論,那就是本月十一日紐約時報刊登讀者投書「為挽救我們的經濟、放棄台灣(To Save Our Economy, Ditch Taiwan)」,顯然是「棄台論」主張者的看法;稍後又刊出另一篇Michael Mazza的文章「勿放棄台灣(Don’t Ditch Taiwan)」,針鋒相對。

「棄台論」通常於美國戰略思考轉換的時候出現,例如:尼克森訪問中國、中美建交以及八一七公報等。此次出現和美國的經濟問題有很大關係,從投書的篇名就看得很清楚。這篇文章的論點有六點如下:

一、美國和台灣的關係,只是冷戰的孑遺。

二、台灣對目前美國的戰略利益有限。

三、由於台灣大量在中國進行投資,被中國吸納併吞是無可避免的事實。

四、美中經濟上的連結極為密切,而中國也在美國海軍的護衛下,得以有安全的貿易航線。

五、透過出賣台灣的交易,美國可以壓迫中國停止繼續在政治和經濟上,支持伊朗、北韓和敘利亞,並且也得以透過中國影響巴基斯坦。

六、透過台灣的交易,歐巴馬總統可以展現自信的國際政策,以及財政上的責任,為每一位公民帶來利益,也為自己帶來選票。

在這六點當中的五點都和美國本身的戰略考量有關,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點,那就是台灣和中國經濟上緊密的結合,這是一個事實。

反駁者則是以「儘管台灣和中國在經濟上的結合密切,但是台灣人民之中贊成和中國統一的人是少數」來駁斥,但是這個論點也有其危險之處。現任馬政府的偏中政策是個事實,假若明年又獲得連任,那會被解讀成台灣有超過一半的選民贊成親中,因而落實了「棄台論」的口實。那麼馬英九在人民授權之下,大可推展和中國的「和平會談」甚至「政治會談」,為台灣的命運帶來不可逆料的惡果。

正如台灣俗諺所云:「神仙難救無命人」,台灣的未來掌握在我們的手中,為了子孫的將來,讓我們用選票來傳達台灣人愛好自由民主的訴求吧!(作者為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博士候選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