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林務局無能管理林地 讓原住民族管理吧!

◎ 雅柏甦詠.博伊哲努

吳揆在院會指責林務局的林地管理「無能之至」、「敗家做法」,聽得我們這群長期被林務局欺壓且污名化的原住民拍掌叫好。

林務局以近三千的人力管理全國面積約一百五十萬公頃的林班地,卻未能完善林地管理,每遇風災、水災,常常都是林地率先崩塌,假整理枯立倒木之名行砍伐整片森林之實時有所聞,對於肆虐森林的山老鼠則束手無策。林務局無能管理林班地也就罷了,卻常常指控原住民要為林班地的混亂情形負責。

原住民真的是山林浩劫的元兇嗎?台灣的山林在原住民族的守護下,才能存續至今;相反地,在原住民退出森林,改由政府管理後,森林開始陷入浩劫的深淵,先是日治時期大量砍伐,林務局接手後,不僅持續砍伐珍貴樹種,偏頗的造林獎勵,導致「假造林,真伐木」,許多人為了短期利益,砍伐百年森林,種植小樹苗以領取補助。

長期研究魯凱族傳統生態智慧的台邦.撒沙勒教授(魯凱族)在莫拉克風災後,有感於山林變色,因此在行政院原民會的經費支持下,進行一項實驗性計畫,招募十八位魯凱族人,成立「西魯凱山林守護隊」,在十個月的執行期間,守護隊循著魯凱族傳統路徑,進行一百八十七次的短、長程巡守,在魯凱族的傳統領域進行自然資源調查,蒐集老獵人的空間知識,並成功舉發五件山老鼠盜採林木案件,諷刺的是,當地的林務局工作站及檢查哨,數十年來未曾舉發任何一件盜採林木案件。

在這個案例中,台邦.撒沙勒尊重並靈活運用魯凱族傳統智慧,在短期間,以極少的經費,獲得極大的成效。這讓我們想起巴拿馬Kuna原住民所說的話:「有森林的地方就有原住民;有原住民的地方就有森林。」

林務局既然無能管理森林,就交給原住民管理吧!

(作者為鄒族文化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