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誰糟蹋了兩兆雙星產業?

◎ 黃天麟

台灣面板廠前三季虧九九七億台幣,DRAM廠也大虧五七一億。這是何等令人震撼的消息!但韓國的雙D產業沒有這樣的慘景,且還在擴張設備。那麼台灣的雙D何以至此,政府在產業發展過程中該扮演何種角色?這是本文要探討的地方。

平心而論,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政府的主要功能是,維持公平競爭的平台,讓企業在國內、國外能以平等的條件與人競爭。但憑良心言,關於這點,馬政府三年半來繳了白卷。

二○○八年九月,美國雷曼公司破產,引發金融海嘯。敏於施政的南韓政府,立即順勢將韓元匯率向下調整,以克服國內產業的困境。二○○八年,韓元匯率由二○○七年的九二九兌一美元貶至一一○二兌一美元,但台幣卻是逆勢升值,由二○○七年的三十二.八四,升至二○○八年的三十一.五二。韓國雙D產業從此獲得龐大的匯率讓利,憑此大膽殺價爭取市場。此種匯率讓利到今年九月仍有增無減,二○一一年九月韓元平均匯率一一二一.九兌一美元,與二○○七年相比,貶值達二十.七二%,但台幣是二十九.七四兌一美元,與二○○七相比升值九.四四%,一升一貶,台灣對韓國之匯率讓利達二十五%之多。以面板四廠今年三季總營收七千億計算,讓利金額將達一七五○億(台幣),我國面板業之所以會大虧九九七億,其來有自,不能全怪公司的經營者群。DRAM業及其他國內出口產業,凡以韓國為主要對手者,均蒙受此不公平競爭的災情,最近在科學園區掀起的無薪假風暴,歸根結柢,也應是廠商為降低災情的附帶產物。

匯率專家常說:「升值可降低進口原料成本」,問題是「實然」並不如此。舉例說,「電」對雙D產業來說應是主要成本之一,但在馬政府施政下,升值並未使電價向下調整。以美金計算之工業用電費,二○○七年為○.○五六三美元一度,到了二○一○年調升至○.○七七六美元一度。但貶值的韓國工業用電費卻由二○○七年之○.○六八○美元,調降至二○○九年之○.○五七八美元,反比台灣便宜。雙D產業在此惡劣條件下與韓國大廠競爭,必敗無疑。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之所以會在獲得勳章時有感而發「希望政府珍惜我們」,應是事出有因,值得政府深省。

問題是:面對韓元之貶值及台幣之升值走勢,我方政府高層為何會採「樂觀其成」的態度?理由有二,馬政府念茲在茲的是台商及中國北京,心無國內企業是其一,深怕六三三政見跳票是其二,因為六三三之前兩項,經濟成長率及每人國民所得,均以美元計算,升值可使馬英九更易達成目標。這是一種「揠苗助長」的愚昧思維,兩兆雙星產業之不被糟蹋其實也難。至於為何台幣升值電價反而調高,即事關施政的效能了。

(作者曾任合庫及一銀總經理,一銀董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