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行賄指數」的隱藏訊息

台灣在世界貿易的能見度減少近四成

◎ 李中志

日前《國際透明組織》公布「行賄指數」顯示,我國由二○○八年二十二個主要貿易國中排名十四,掉到二○一一年二十八個國家中排名十九。兩次評比之間掉了五名,不可謂不大,但不聞政府檢討,只見中央社當天報導了法務部表示,本次評比落後原因為「近年檢調偵辦國內多起企業詐欺、非法掏空」。這真是奇怪的邏輯,難道檢調偵辦國內不法,會造成我國企業到國外行賄嗎?

法務部還表示,另一個原因是「評比國家數增加」。被評比的國家的確增加六國,但真正擠下台灣的五國中,只有馬來西亞是新加入的國家,其他四國為原先與我國並列的南韓與落後我國的巴西、義大利、南非,如今台灣落到只能與印度、土耳其並列十九名。其實新加進來的國家反而讓我國看起來距離墊底遠一點,法務部應該感謝才是。

法務部進一步呼籲「企業界建立誠信文化」,固然正確,但此時彷彿只是暗示「行賄指數」是私人企業行為。那我們再來看看同組織針對政府公部門的「清廉指數」:台灣歷年排名,扁政府的八年從二○○○年起,逐年為:二十八、二十七、二十九、三十、三十五、三十二、三十四、三十四。我們的確看到扁執政後半的退步,但選民已讓民進黨付出代價。但馬政府二○○八年起至二○一○年,逐年排名為:三十九、三十七、三十三,就算不苛責,讓數字說話,也沒有證據顯示馬政府是較清廉的政府。

此外,這份「行賄指數」報告還隱藏了一個國人必須提高警覺的訊息。指數的數據得自訪問從事國際貿易的資深企業主,二○○八年的調查訪問了二七四二位,二○一一年則訪問了三○一六位,只問兩個簡單的問題,第一個用來刪除受訪者有實際生意往來的國家,第二個則針對該國受訪者,詢問是否與該國生意合作時有行賄行為。第二個問題即反映在上述的評比結果上,但國人還得注意第一個問題所呈現的隱藏現象。受訪的對象中,二○○八年有二八七位企業主與台灣有生意往來,而二○一一年則銳減至一九三位。若以百分比來看,台灣在世界貿易的能見度減少近四成,這樣衰退的背後原因是什麼?是否與ECFA上路後,台灣的貿易已綁入中國有關?國人豈可不慎?

(作者為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