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幹國民黨又靠國民黨

◎ 則鳴

我因為工作上的需要,必須經常與地方的鄉、鎮公所及農、漁會幹部們打交道。這些人士都是世居當地的台灣人,平常都以台語為主要的溝通語言。在與他們日常的對談中,可以知道他們對國民黨政府的許多措施也是怨言連連。可是他們個個都是國民黨員,選舉時都成為國民黨候選人們的當然樁腳。

這種衝突很令我困惑。有一天與一位漁會總幹事對談,他的分析是:大家心裡有數,馬英九終極目的,就是要將台灣送回中國的懷抱,這就是慢慢死。但這些鄉、鎮長、理事長、總幹事們,是要靠選舉才能登上寶座的。選舉是要講人脈、要銀彈的,這都是有黨產、有綿密組織系統的國民黨所能提供的。唯有投靠國民黨,才有持續當選的希望。也因為有這些名器,才能繼續利用國民黨的政商關係,擴大家族的事業板塊。

這也可以解釋不少上一代對抗國民黨統治的台灣精英份子,到了第二代都會投靠國民黨了。因而那些含淚支持國民黨的台灣地方鄉、鎮長、理事長、總幹事們,其實也是為了要歹活。這個「肚皮」與「現實」相衝突的問題,民進黨或親民黨在開發票源時,必須去尋求適當的對策。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