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國慶日前夕,聽見原住民族的哀嚎

◎ 黃智慧

從人口比例上來看,原住民是少數。可是從固有的生存土地來看,原住民族土地面積超過台灣國土二分之一,遠遠大過其他族群。從歷史過程來看,原住民族的土地,不折不扣正是中華民國新佔領的土地。

當一九四五年日本宣布敗戰,放棄其所有殖民地時,台灣島上的和佬、客家人對於「祖國」的接收者,曾經有過幻想與期待;然而,對原住民族而言,「祖國」卻是完全陌生的新名詞。帶著敗戰者的心情,惶惶不安看著中華民國的人民與軍隊進到自己的土地內。直到今日,魯凱族語中仍然稱呼外省人為「中國」,阿美族語則稱呼外省人為「官兵」,這些稱謂烙印原住民族眼裡中華民國形象。

再怎麼說,中華民國若要緬懷其百年的歷史,則原住民族更要省思其在這塊土地千年以上的歷史。大清帝國在十九世紀末馬關條約所割讓的台灣,並沒有包括原住民族的傳統領域。日本付出慘重代價,進行一百多場大小戰役與和解儀式,才開始認識台灣原住民族與其生活空間、文化。對比來看,中華民國不曾花費一兵一卒,卻平白得到這片廣大山林海域的治理權。

在這塊新增的土地上,中華民國做了什麼事?國共內戰時,把青年送上大陸戰場,未曾收屍紀念。文化上,強迫所有族人不分族群一律改姓名、說中文、禁止狩獵、令其子弟背誦中華文化基本教材,銷毀自我族群認同。在土地上,則以層層法律限縮土地利用,讓退輔會、林務局、水利署、國家風景管理處等,大肆搜刮開發傳統獵場漁場,如入無人之境。

近幾年來,高山上的越域引水工程、水庫攔砂壩、災後重建劃定特定區域、東部海岸開發財團化、放任美麗灣大飯店強佔海岸、核廢料強置原鄉,且因不當法令土地登記結果,政府對原住民動輒開罰鉅款等,再三壓縮族人固有生存空間,令其在自己的土地上流浪。

十月九日,就在中華民國慶祝百年「四海同心」晚會的同時,有一場性質完全迥異的「原民千年台灣巴萊:原住民族血淚控訴音樂會」,也在文建會前藝文廣場舉行。音樂會之前,來自花蓮阿美族的巫師與頭目,前赴凱道對著總統府進行出草與驅除惡靈儀式,他們把中華民國國旗包成一個頭顱狀,作為出草成果,將之懸掛在晚會的舞台上。而來自高雄深山的布農族,揮舞著屬於族群的一面大旗幟,他們深惡痛絕,宣告拒絕承認中華民國這面國旗。

國慶日前夕,中華民國,可聽見了原住民族的沉痛控訴與哀嚎?

(作者為中研院民族所助理研究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