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為台灣師範大學鼓掌!

◎ 楊宗樺

這學期,位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內的蔣介石銅像已被新水池所取代。回溯相關歷史,起初此地是水池、後改為噴泉造景,但於民國六十六年,換上了銅像;直到近幾年來,銅像於校園內的存廢與否引發爭議,理由是代表威權的蔣介石銅像,已不適合豎立於現代校園中。

在五、六年級生回憶裡的「民族的救星」,成為七年級生的KUSO對象,這位「偉人」開始搞笑/瘋了起來。在大前年的裝置藝術展中,他帶著粉紅邊框墨鏡,同年的十二月化身為聖誕老人,但加諸在他身上的幽默感,並沒有讓他成為校園裡歡迎的標的。於今年紀念「四六事件」的活動裡,幫他穿上孝服,表示向當年的四六受難者致哀;就在建國百年、國慶日的百日前—他被移走了!校方聲稱此舉沒有政治考量,的確,一個不再被視為英雄的銅像有何輕重!只不過被移走罷了!這看似不起眼的景觀變化,如視之為慶祝建國百年的方式,那對一向給人「保守」形象的師大而言,也算是夠「激進」的舉動了。

蔣介石銅像雖已不在正門入口處,但筆者每每經過此地,銅像的記憶仍猶存腦海,耳邊不禁響起小學所教唱的「蔣公紀念歌」,此時才驚覺,過去塑造蔣介石偉人形象的教育體制,對自己的烙印有多深。教育單位移走蔣介石銅像,不僅是打破威權,更是移除過去教育意識型態的遺毒。

(作者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研究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