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馬傾中 事實勝於狡辯

◎ 黃天麟

馬總統下戰帖要與蔡英文主席辯論。問題是,「馬政府傾中」還需要辯論嗎?

ECFA政策的一意孤行就已是明證。北京早已挑明,「以經促統、以商逼政」是中共對台政策之核心,馬政府卻趨之若鶩,還一再強調「ECFA不涉政治、不涉主權」。顯然,ECFA是有政治前提的,對台灣之生存構成莫大傷害。

更糟的是,台灣整體經濟還因此受到衝擊且災情嚴重,信手拈來就有下列幾項。

一、股災:九月二十七日台股大跌一六九點,摜破七千點關卡,創兩年來最低。馬政府將此股災諉過於國際因素,但卻沒解釋為何台股跌得比人家慘。自簽訂ECFA一年多來,台股跌幅冠於亞洲各國是不爭的事實,顯然ECFA是此次股災的頭號元凶。

二、薪災:台灣總受雇人員六六四萬人,有六十%是屬於藍領,他們在ECFA簽署當月平均薪資三三九五七元,一年後反減為三三七七二元,若與二○○○年平均三五○四九元相較,減少一二七七元(負三.六%),這與香港簽署CEPA後,平均薪資由二七七○八港幣縮水至二四二四四港元如出一轍。貧窮線下家庭已飆破十一.四萬戶,看來「後ECFA」的台灣薪災還會越演越烈。

三、房災:住是人民生活權之一,但「後ECFA」的台北,在有心人的炒作下,「居不易」的情況日益嚴重。上季每坪均價五十七萬,季增十三%,平均總價二七七八萬,十六年不吃不喝才買得起,庶民只有望屋興嘆。

四、出口成長率大降:今年八月我國對中國出口比去年同期僅成長七.九%,又比一至六月的成長率九.八六%下降了一.九六%,但韓國同月卻成長 二十一 .二%。對全球的出口成長(一至八月),亦只有十五.七%,與韓國的二十四.六%、新加坡的二十一.一%成長率相比,瞠乎其後。反映出來的是,失業率居高不下,人民的痛苦指數日益惡化。

五、產業出走:為尋求「ECFA先機」的西進熱潮,越演越烈,動輒四八○○億、一八○○億等大投資中國案令人怵目驚心。影響所及,台灣國內投資嚴重不足,外資也為之駐足,整個經濟動力為此江河日下。

請問,這樣的ECFA還需眷戀嗎?但馬政府仍樂此不疲,若不傾中,馬政府怎會賣力推動呢?

(作者為前總統府國策顧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