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大學世儈化

◎ 陳文卿

台大校長李嗣涔最近對新生演講,提出考試不作弊、不亂停腳踏車等「四不」,引發議論。有人批評認為,李校長簡直把大學「小學化」了。可是,筆者認為所謂「小學之道」是基本的灑掃應對之學,沒什麼不好。小學生們上下公車會排隊,垃圾會分類,看到師長會敬禮,上課不敢吃東西。大學生們卻沒有一項做得到。

其實問題更嚴重的是,大學「世儈化」。現在或許是因為大學量太多了,為了生存壓力,有志一同「拚經濟」,已經成了大學普遍的現象。但在市場法則看來,卻形成一種不公平競爭的現象。因為教授們除了挾「審查權」的地位權威外,更享有國科會、教育部等單位補助經費,若藉此利用低廉的執行成本與民間企業競爭,豈有公平?

尤其我們看到某國立大學竟以遠低於公告預算之價格,與民間業者競標非研究型計畫,並自我標榜具有「價格優勢」時,就更令人覺得不可思議了!民間企業精算成本後認為不可能的事,國立大學竟然可以做得到,教育部難道不應該去查查,補助經費的流向與合理性嗎?

立法院數年前曾對於獲政府補助經費的幾個財團法人,如工研院、生技中心等,限制其不得去競標民間可做的政府計畫,以免挾公家資源卻與民爭利。因此教育部、國科會對所補助的國立大學染上太濃厚的商業化氣息,似乎也該管管了!(作者為研究人員,新竹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