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誰決定文明與野蠻?

◎ 胡惠文

「賽德克巴萊」上映第一天,我迫不及待去看了下午場。最令我震撼與感動的,是莫那魯道與花岡一郎的對話。

花岡一郎是最早發現莫那魯道準備起義的人,並且一再勸阻。他對莫那魯道說:「頭目,被日本人統治不好嗎?」「再等二十年,我們的孩子就可以真正脫離野蠻。」但莫那魯道問一郎:「你將來要進日本人的神社,還是我們賽德克祖靈的家?」起義前又對一郎說:「如果文明是要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讓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我認為這兩句話點出了主旨!

第一句話提醒一郎自己的血緣與文化認同的矛盾,第二句話我試著這樣詮釋:「與其接受教人卑躬屈膝的文明,不如選擇令人驕傲的野蠻!」

文明與野蠻的內涵是什麼?怎麼詮釋?由誰詮釋?我們鮮少去反省。回想起自己從小到大一路走來所熟悉的台灣:用健康與生命換來的經濟奇蹟、犧牲國家認同換來的國際地位、無所不在顛覆真假的網際網路、充斥化學加工的食品、滿街失業的大學與研究生、迅速消失的農田與矗立的高樓豪宅、失控的六輕與即將失控的核能…。魏德聖好像是要提醒我們,是不是已經習慣了卑躬屈膝的文明?我們甚至習慣對不公不義的事視而不見,對自己的努力與踏實失去自信,對投機與敗德的人開始崇拜,我們甚至已經不知道怎麼生氣,因為生氣好像是野蠻的行為!

(作者為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車輛工程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