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我們「整個世代需要未來」 不是無業、就是窮忙的年輕人 終將改變現狀

◎ 邱銘哲

從七月中旬開始,以色列爆發了多次示威抗議,參加人數也屢創新高,例如九月三日的遊行就有四十萬人參加(以色列總人口才七百多萬)。這次示威,出現一個令人注意的標語:「整個世代需要未來」。

需要未來的,不只是以色列的年輕世代。上個月初,英國倫敦發生震驚全球的暴動。這場暴動雖然夾雜著種族歧視、階級差距與幫派滋事等老問題,但年輕人成為迷失的世代,卻也是主因之一。

以色列與英國的年輕人走上街頭,是因為他們不但面臨經濟自由化與全球化下的所得與就業減少、通貨膨脹與貧富差距加大等問題,也面臨一個更不穩定的經濟環境,上一代透支的問題逐漸浮現。甚者,當年輕一代想要努力往上攀爬的時候,抬頭卻找不到多少機會的藤索。

在台灣,雖然還沒看到年輕人聚集街頭,但對未來的渴望卻無二致。然而,台灣經濟的高速成長期已經過去,年輕人面對的是更多的努力與挑戰、更少的機會與報酬。一九八○年代,台灣經濟的平均年成長率為八.二%,一九九○年代下滑到六.五%,二○○○年之後的十年間卻只剩四%。當前,在製造業西進中國,以及「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三角貿易模式盛行下,工作機會不斷流失、實質薪資不增反退。年輕世代不是無業,就是窮忙。

過去三年,台灣歷經全球金融海嘯,年輕人的處境更艱難:失去工作、謀職不易、薪資低下,甚至被要求「共體時艱」地放無薪假。然而,經濟稍有復原,年輕人的工作機會與薪資待遇,卻沒有隨之復甦。金融海嘯時政府推出的22K方案,卻成為企業壓低年輕人薪資的官訂標準。

隨著大選漸白熱化,政府也加強對執政績效的宣傳,然而,就業、所得、房價,以及生涯機會短缺等問題,面對可能發生的二次衰退,年輕一代的失落、茫然與焦慮感益形嚴重,卻看不到急於拯救股市與民調的政府,提出什麼有效的應對與改革方案。

我們,或許不會像倫敦那樣激烈地製造暴動,也不會像以色列那樣大規模走上街頭,但至少,我們可以用手中的選票來改變現狀,告訴執政的大人們:我們「整個世代需要未來」。

(作者為宜蘭縣蘇澳鎮民,一九八○年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