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澄社評論》檢視媒體公信力

■ 盧世祥

新聞記者是旁觀者,新聞媒體處理新聞應力求準確、公平,這原係新聞學的ABC。不過,實務上台灣新聞界似乎愈來愈悖離此一角色倫理,主觀意識左右新聞處理,報導傾斜而不求真的現象明顯,其所累積的社會信賴感正逐步耗損。

「財團法人新聞害防治基金會」日前發表觀察報告,以去年十月「中國旅遊局長來台訪問」及十一月「杜十三恐嚇事件」新聞處理為主題,分就「消息來源」、「新聞查證」、「平衡報導」、「新聞編寫」及「媒體責任」五個指標,評比主要報紙專業表現,指出《自由時報》較佳,《蘋果日報》最差。

除了評比各報專業表現,新防會在成立三年多以來第十三次發表的觀察報告也發現,媒體明顯放任主觀意識或立場充斥新聞版面,新聞編寫「夾敘夾議」,記者以「特稿」形式發表評論情況普遍,引述專家來源失諸偏頗,而且有主觀建構新聞、誤導讀者的偏差。

「杜十三恐嚇事件」新聞處理明顯反映此一偏差。一件社會犯罪新聞由於恐嚇對象是行政院長而遭泛政治處理,新聞專業見棄。多家報紙未能就法律、犯罪、心理及精神層面深入分析,反以形塑「悲情英雄」美化犯罪行為,這是戴著政治有色眼鏡處理新聞惡例;而《中國時報》更偏頗地引述三位詩人反映以為「文壇聲援」,主觀建構,一至於此。

放任意識形態及政治立場入侵新聞版面的偏差,同樣可從「中國旅遊局長訪台」案例看出。台海兩岸關係,觸動國家認同,各報在原應力求客觀公正的新聞版面,引述不具名消息來源做「夾敘夾議」報導,以「特稿」主觀描述而妄做評論,乃至於以聳動標題表達其臧否意見。包括記者在內,媒體當然可以有意見,但報導與評論應分開,新聞版面至多出現平衡引述的分析。記者兼評論者,是越俎代庖;媒體新聞處理立場偏頗,必損其可信度。

包括社論的言論版面可以主觀,新聞版面理應準確平衡,周全報導真相,新聞處理不該讓主觀席捲、客觀退場。只看一報而充分掌握真相,仍是台灣讀者未能實現的夢想;而報導立場涇渭分明,正折損媒體公信力。

(作者為澄社社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