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菸害防制比例原則

■ 侯水盛

「菸害防制法」的修正案目前進入朝野協商的階段,關於近日媒體的一些報導,本人認為有必要撰文加以澄清與說明。

推動菸害防制工作是朝野一致的共識,但是在執行層面上卻存有某些歧異。這些歧見原應該在審查法案、政策辯論時公開提出來討論。但是某些團體卻一再透過媒體宣傳來貼標籤,將「吸菸」定位為「不道德」,「若不支持某版本的條文」定位為「接受菸商好處」。如此的二分法,不僅操作粗暴,也扼殺了法案被充分討論的空間。

推動菸害防制是一項重要的工作,而推動的方法必須符合憲法的比例原則。就以保障人民不吸到二手菸的權利而言,要求吸菸營業場所入口處應有明顯標示,吸菸區、非吸菸區空調應獨立區隔已足。至於全面禁止餐飲等場所吸菸無異是矯枉過正,不近情理。

本人認為大家都有表達意見的權利,不應當塑造成自己講的才是真理,別人講的就是不道德。

此法案一旦完全依照某版本修正通過,未來任何人將沒有開設吸菸餐廳、咖啡廳甚至lounge bar的權利(任何供公眾消費之室內場所全面禁止吸菸),包括公司、工廠等場所就連設置吸菸室也在禁止之列。這一點也是本人希望本黨黨團應再與他黨黨團溝通的地方。無奈當本人提出此一訴求時,某團體卻擺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姿態,堅持所有條文依其版本通過,不禁讓人疑問,到底是誰在對立法院不當施壓?這些團體平日宣稱保障人權,另一方面卻提出如此粗糙的法條要來踐踏人權。本人在近幾個月的法案審查過程中彷彿看到法西斯的幽靈籠罩在立法院上空揮之不去。

如果朝野各黨團在這少數不合情理的條文可以很快取得共識略做修正,相信菸害防制法的修正可以很快的通過,使我國的菸害防制工作向前一大步。若是本法因為某些團體法西斯式的堅持施壓而無法通過,請其自行承擔結果,而不要到處幫別人戴帽子、貼標籤。

(作者為民進黨籍立法委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