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跳脫國宅思維

◎ 余靜華

有別於失敗的「國宅」思維,蔡英文特別強調貫徹「只租不售」原則才可能落實居住正義。

首先,她正面回應國民黨政府一直不敢面對的問題:土地終究是有限的,不斷釋出給市場惡性炒作下,政府最終將剩什麼可以保障人民的基本居住權?無論是現代住宅、合宜住宅或青年住宅,土地來源都是國有地,除非「只租不賣」,否則等於政府拿公共資源讓建商有更多的炒作標的。

在全球化必然拉大貧富差距且多數人不屬於贏者圈的前提下,有錢人坐擁數棟豪宅、貧者卻窮畢生之力也買不起一房的局面勢必發生,如果屆時政府沒有適當的公有土地、社會住宅作籌碼,人民將以何安身?

其次,蔡英文的主張誠實面對國人「有土斯有財」的觀念。擁有自己的房子,固然美好,然而土地終究是有限的,一旦流入市場,在建商不斷炒作下,未來要想擁有方寸憩息之地,除非自己是有殼蝸牛,而且沒有換殼的打算,否則還是只能踏上房奴之路,以青春和生活品質獻祭。

馬政府的合宜住宅,由於售價較低,被人形容為「樂透住宅」,買到賺到。其實樂透只對於少數中籤的幸運者而言,十年的轉賣限制期解除後,合宜住宅又將在高房價市場中流轉,成為多數「望屋興嘆」民眾的心頭之痛。簡言之,變相地將少數人的快樂建立在多數人的痛苦之上。但這或許才是馬政府真正想要達成的結果吧?

(作者為台灣智庫副研究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