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政務官必須勇於為正確的政策辯護

元月一日,陳總統發表了元旦祝詞,闡述往後兩年治國理念與方針,在經濟問題上提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的新思維,修正過去「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所帶來的政策偏差。總統說,國內接單,海外生產的比率已經高達四十%以上,其中約有九十%集中在中國,雖然我們不能對中國的市場視而不見,但也不能把中國視為全部的市場或最後的市場,因應國際激烈的競爭,唯有落實深耕台灣,佈局全球。

我們毫不猶豫地說,陳總統上述的文告是他上任以來較具前瞻、較具執政哲學的一次,只要陳總統不再動搖,貫徹到底,兩年後的台灣經濟必生機再現,又是一條活龍。

令人遺憾的是,陳總統深切反省、百般思考後所提出的政策,卻得不到執政團體全力的支持,當我們在電視螢幕上、平面媒體上看到的都是那些在泛藍立委及親中媒體前唯唯諾諾,不敢反駁、不挺身為政策辯護的政務官時,實在令人坐立不安。統派之抓狂、咆哮本是可以預期的,不足為奇,問題是面對泛藍立委之批鬥,身為政務官若不迎接其挑戰,勇敢說出政策訂定之理由與背景,不但有失其身分,亦因此會使政府在人民之前失去政策之正當性與正確性。

我們無法理解政務官縮頭縮腦,辯稱「積極管理不表示兩岸政策要緊縮,有效管理會使兩岸政策可更開放」的邏輯智慧。雖然兩岸政策必須跳脫緊縮與開放的二分法思維,但面對泛藍咄咄逼問「兩岸政策是否緊縮」時,諸如「積極管理會使兩岸政策更開放」的回應,無疑地拋給國人一種「緊縮」是錯,「開放」是正的先入觀念,自蹈於泛藍立委質詢的陷阱,扭曲全體輿論對總統文告之觀感,將「開倒車」、「誤人政策」的錯誤認定深植民間。我們的政務官為什麼不利用被質詢的機會,說出:海外投資九十%集中在中國,過度投資中國之結果乃養虎貽患,國家經濟已被鎖在中國,國家、社會正受到空前威脅,去年資訊硬體七十三點六%在中國生產,筆記型電腦甚至已到百分之百,世界沒有一個國家的經濟像台灣這樣過度依賴中國,也藉此強調對就業及國民經濟之危害,讓國人了解政策訂定之必要性,因為只有這樣,政策才能獲得國人之支持,也才能真正跳脫緊縮或開放的單向思維。

比起老謀深算的泛藍,執政的民進黨員確實幼齒很多,不僅是政務官如此,黨官亦未從立委及三合一敗選得到教訓。兩年前總統大選後,有一群黨員呼應了泛藍「誰不愛台灣,請不要撕裂族群」的訴求,對「本土化」的主流意識大潑冷水,有意無意把泛藍無理的抗爭行為合理化、正當化,種下立委選舉敗選之因。一年後,當三合一選舉打得火熱之時,又來了自亂陣腳的「新民進黨運動」,將全部的民進黨員打入貪污腐敗之行列,重創自己陣容的銳氣。此次面對陳總統之元旦文告,竟然故態復萌,又出現一些黨內立委出面提出「積極定位,自信開放」冷嘲熱諷,明顯唱反調,將陳總統之「積極管理」新措施污名化,呼應了中國「以經促統」之政策,也給馬英九「終極目標是統一」加了一層正當性。

奉勸自稱為本土政權的民進黨員及政務官,務必銘記「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的古訓,面對咄咄逼人主張統一的政黨及其立委,切忌低聲下氣,請大聲指出直航之不是,及過分投資中國所產生的弊病,勇敢挺身為政策之正當性辯護,唯有這樣,政策才能獲得支持,有效推動,挽回民眾對政府之信心,帶領國家邁向民主、自由、繁榮的正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